南三段山難「碰颱風奪2命」8歲童獨活!達人曝2招保命:比帳篷重要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
南投縣信義鄉「可樂可樂安山」16日傳出失溫山難,征戰近3百岳的70歲陳姓登山嚮導,帶著8歲孫子以及63歲女山友,一行三人本月8日從花蓮縣林道登南三段,本預計8月17日從南投縣信義鄉東埔下山,沒想到期間碰上「楊柳颱風」,最終僅8歲陳姓男童幸運獲救,陳姓嚮導與女山友皆罹難。對此,資深登山專家雪羊就在臉書發長文,分享登山者的三重保險,其中提到前兩道保險比第三道保險「堅固的帳篷」更重要。


針對南三段山難2死1倖存意外,資深登山專家雪羊(黃鈺翔)就在臉書粉專「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發文指出,在夏天安排難以說撤就撤的「長程縱走」,有很高機率在山上遇到颱風。她指出,有許多人誤以為有帳篷或山屋就能保命,但真正關鍵在於「三重保險」:
第一道:密切注意天氣
雪羊指出,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利用山區訊號點及時掌握預報、必要時撤退;雪羊也提到,這次山難路段雖少有訊號,但在部分稜線仍能掌握天氣,若當時選擇撤退其實仍有時間。只要隊伍能利用訊號每天確認預報,通常都能及早下山或找到安全地點避難,大幅提升存活機率。
第二道:尋找安全的地點避難
雪羊建議,若無法撤退,就靠經驗尋找安全避難地;而何時紮營、紮哪裡很關鍵,若紮營太早則會浪費糧食,太晚的話就只能在不良地形勉強紮營。至於選點原則,可以考慮健康、無枯木的森林凹地,或是判定風向後的背風處;不建議選擇無遮蔽的草坡、懸崖崩塌地或是溪流附近與低窪地;
第三道:堅固的帳篷
雪羊指出,南三段2死1倖存山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帳篷被颱風撕裂進水導致失溫。南三段稜線平時風力就很強,颱風更是驚人,因此堅固帳篷能大幅提升存活率。但雪羊也話鋒一轉,指出再好的帳篷也不是萬全的,若忽視天氣或營地選擇,同樣會陷入險境。雪羊總結指出,前兩道保險都比第三道保險還要重要,有確實做好,就已經很安全了。
回顧這起山難事故,兩位罹難者是經驗豐富的老山友,70歲陳姓阿公攀近300岳的資深嚮導,63歲女山友是特搜義消。三人本月8日自花蓮縱走南三段,原定17日下山,卻在12日遇上颱風「楊柳」被迫紮營,連日風雨與低溫使帳篷被毀,3人因長時間受寒,導致體力耗盡、逐漸失溫。
16日上午男童見阿公與女山友全都沒有動靜,雖試圖解鎖外公手機未果,但仍機警撥打112求救。因營地無訊號,男童冷靜跑到外公曾通話的地點成功報案。直升機隨後前往救援,但阿公和女山友在送醫途中已無生命跡象,經搶救後宣告不治;而男童僅出現輕度失溫情況,但並無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