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海嘯殺陣2/一線反應兩樣情!科技大佬淡定「這招」應對 中小企業皮皮剉

發布時間:2025/08/19 08:32:36
更新時間:2025/08/19 08:32:36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周刊王

川普日前先喊晶片關稅 100%,15日又放話「可能提高到 200%~300%」,數字聽來驚人,但台股卻未受波動,18 日盤中最高來到 24515.65 點,刷新歷史新高。CTWANT記者採訪發現,市場對「關稅可轉嫁」已有預期,加上部分業者具備豁免條件,因此台廠反應呈現兩極化:大廠態度淡定,中小企業卻如臨大敵。

關稅海嘯殺陣2/一線反應兩樣情!科技大佬淡定「這招」應對 中小企業皮皮剉

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2024年資通訊產品對美出口比重超過 7 成,其中伺服器出口金額達 159 億美元,美國市場占比高達 74%,網通產業也有 40%~70% 營收來自美國。換言之,美國市場對台廠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不過,由於川普明確指出,對於「在美設廠」、「正在建廠」或「已有投資承諾」的企業予以豁免,也讓多數台灣科技大廠反應淡定。除了多次被點名為「投資典範」的台積電(2330)免驚,電子五哥中的和碩(4938)、廣達(2382)、英業達(2356)、緯創(3231)與仁寶(2324)等皆已加碼投入「美國製造」布局。仁寶更在8月12日董事會再拍板斥資3億美元(折合台幣約90億元)擴大美國布局,以降低貿易與關稅風險。

這點從業界公開談話也可看出端倪,多位半導體產業大佬在公開場合被追問關稅衝擊時都老神在在。即使是電子五哥中最晚布局美國製造的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也信心表示,高科技有能力轉移衝擊。

而上半年才表態「不考慮」赴美設廠的面板大廠群創(3481)也不擔心,董事長洪進揚回覆CTWANT記者時表示,本業是零件供應商,關稅以「最終產品出口地」計算,公司主要配合客戶出貨至指定組裝廠,無論20%或 100%,都與客戶同步調整,因此群創持續朝多角化、高毛利事業布局。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也重申「影響有限」,主因為直接出口美國比重低,且出貨大多採FOB(「離岸價」或「船上交貨」)模式。

美國再一次主導全球供應鏈重組,台廠紛紛赴美設廠,打造新一波「美國製造」版圖,圖為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圖/台積電提供)
美國再一次主導全球供應鏈重組,台廠紛紛赴美設廠,打造新一波「美國製造」版圖,圖為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圖/台積電提供)

法人就指出,具技術優勢與高毛利的產品,例如先進製程半導體或關鍵零件,雖然關稅高,但可憑市場不可替代性把成本轉嫁給客戶;然而,成熟製程晶片、一般零組件、模具、塑膠製品等產業,替代性高、毛利低,一旦美方不願分擔,就只能廠商自己吸收。

工業電腦大廠同樣從容,例如,龍頭廠商研華(2395)董事長劉克振近日在法說會上,被分析師不斷追問時表現的絲毫不驚慌,更直言研華在邊緣運算產業「打遍美日韓無敵手」,關稅實際影響相對有限。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暨財務長陳清熙則補充說明,公司應對策略以「轉嫁價格」為主,目前出貨至美國的產品中,來自中國的比例也早已降到個位數。

此外,樺漢(6414)也坦言「有跟客戶溝通漲價」、「漲幅都還在討論」。振樺電(8114)更直白表示,若關稅成為全面性趨勢,「多半只能轉嫁出去」。

電信寬頻設備大廠中磊(5388)董事長王煒7月底在法說會上直言,「企業一定會轉嫁,關鍵就是誰轉嫁得快。」「企業已沒地方可跑!」他也坦言,真正挑戰反而來自客戶端,有些客戶願意分攤關稅,有些則不肯,考驗的是談判力與轉嫁速度。

半導體檢測分析廠汎銓(6830)董事長柳紀綸則點出另一個關鍵差異,產品技術層級會直接影響關稅承受力,「先進製程、高階產品的廠商,關稅幾乎都能轉嫁客戶;但成熟製程或傳統產品的廠商,受傷會比較重。」

群創日前表示,受關稅議題及部分客戶已提前拉貨影響,下半年面板需求將轉趨保守。(圖/報系資料照)
群創日前表示,受關稅議題及部分客戶已提前拉貨影響,下半年面板需求將轉趨保守。(圖/報系資料照)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如理論般順利。一位不願具名的電子業者就對CTWANT記者坦言,「很多人都說可以轉嫁關稅給客戶,但真正在第一線談價格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客戶比我們還精,開口就是:『那你要不要找別人做?」他直言,轉嫁從來不是單方面的選擇,而是一場談判與拉鋸。這名業者語氣無奈地說,關稅當然是問題,但更怕的是「客戶跑了」。

CTWANT記者採訪發現,從高科技到傳產,中小企業是最大風險群,他們沒有赴美設廠的資本,客戶又強勢壓價,根本無法把成本轉嫁出去。法人估算,若廠商自行吸收 20% 的關稅成本,盈餘將立即縮水三成以上;而半導體關稅上看100%,對沒有轉嫁能力的企業,等同腰斬獲利甚至轉為虧損。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