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天體「3I/亞特拉斯彗星」來襲!哈佛大學教授:可能是外星母艦

發布時間:2025/08/19 08:29:11
更新時間:2025/08/19 11:23:21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周刊王

星際彗星「3I/亞特拉斯彗星」(3I/ATLAS)可能會在2025年11月21日至12月5日期間抵達地球附近。對此,1位哈佛大學教授聲稱,「3I/亞特拉斯彗星」以每小時135,000英里速度移動,可能是1艘外星飛船或母艦。雖然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歐洲太空總署(ESA)表示它是1顆星際彗星,但無法完全排除其為高等科技產物的可能性。

星際天體「3I/亞特拉斯彗星」來襲!哈佛大學教授:可能是外星母艦

星際彗星「3I/亞特拉斯彗星」(3I/ATLAS)可能會在2025年11月21日至12月5日期間抵達地球附近。對此,1位哈佛大學教授聲稱,「3I/亞特拉斯彗星」以每小時135,000英里速度移動,可能是1艘外星飛船或母艦。雖然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歐洲太空總署(ESA)表示它是1顆星際彗星,但無法完全排除其為高等科技產物的可能性。

據印媒《經濟時報》報導,「3I/亞特拉斯彗星」這個不明星際天體正朝著地球前進,預計僅在113天後就會抵達。哈佛大學教授勒布(Avi Loeb)提出它可能是1艘外星飛船的假設,立刻引發全球科學界的關注與爭論。

「3I/亞特拉斯彗星」最早於2025年7月1日,被由NASA資助、位於智利里奧烏爾塔多(Río Hurtado)的小行星陸地撞擊持續報警系統(ATLAS)巡測望遠鏡發現。天文學家注意到它以極高速度穿越太陽系。這是人類在太陽系中探測到的第3個星際天體。科學家起初認為它是1顆彗星或是1大塊太空物質。

以色列裔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勒布教授提出,該天體可能並非自然起源,而是具有科技設計的產物。他將其與克拉克(Arthur C. Clarke)1972年的科幻小說《拉瑪任務》(Rendezvous with Rama)進行比較,該小說中1個來自外太空的神秘物體最後被證實是1艘外星飛船。勒布認為「3I/亞特拉斯彗星」有可能就是1艘母艦,攜帶探測器或其他裝置。

哈佛大學任期最久的天文學系主任勒布預估,「3I/亞特拉斯彗星」可能會在2025年11月21日至12月5日之間抵達地球附近。目前它正以大約每小時135,000英里的速度航行。根據NASA的資料,它將於2025年10月30日到達最接近太陽的位置,當時距離地球約1.3億英里。

由於該天體的距離過遠,科學家尚未能精確測量其大小。不過推測其直徑約在20至24公里之間。這比先前探測到的星際天體大得多,因為那個天體僅約100公尺長。勒布特別指出,其龐大的體積與筆直通向內太陽系的軌跡,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重要原因。

對此,NASA與ESA皆將「3I/亞特拉斯彗星」歸類為星際彗星。他們表示其運行軌跡與行為符合已知的星際彗星模式。勒布承認這是最簡單的解釋,但仍強調需要更多調查,才能排除其為高等科技產物的可能性。

然而,並非所有科學家都同意勒布的理論。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天文學家林托特(Chris Lintott)就批評,外星探測器的說法根本是「胡說八道」,並質疑這會削弱對該天體真正本質的研究。其他天文學家則強調,非凡的主張必須要有非凡的證據。

勒布警告,如果「3I/亞特拉斯彗星」真的是1艘外星飛行器,它可能是友好的,也可能帶來威脅。它或許攜帶旨在幫助人類的技術,也可能構成危險。他建議所有星際天體都必須被仔細研究,以確認它們是否為自然產物。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