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群沉迷成警訊 兒盟:性影像外流風險暴增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0日電)青少年使用網路安全不可輕忽,兒盟今天發布調查指出,青少年對社群媒體依賴程度極高,甚至有13.6%陷入沉迷,沉迷是性影像外流高風險因子,比未沉迷者高出5倍。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0日電)青少年使用網路安全不可輕忽,兒盟今天發布調查指出,青少年對社群媒體依賴程度極高,甚至有13.6%陷入沉迷,沉迷是性影像外流高風險因子,比未沉迷者高出5倍。
兒福聯盟針對全台6000多名國、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今天發布「2025年台灣兒少網路安全調查」,發現青少年對社群媒體依賴程度極高,每日使用比例達84.6%,其中更有13.6%已陷入沉迷狀態。
調查顯示,台灣國、高中生有「社群媒體沉迷」的比例為13.6%,常有「無法停止思考社群媒體」、「想花更多時間於社群媒體」、「因使用社群媒體忽略其他活動」、「用社群媒體逃避負面情緒」等行為。
若進一步細看性別差異,女性比例15.5%顯著高於男性比例的11.5%,若與國際數據相比,台灣青少年社群媒體沉迷比例與全球相近,但男生的沉迷比例相對較高,反映出國、高中男生在國際比較中呈現相對更嚴重的問題。
兒盟也提到,調查顯示,有6.0%的學生表示自己曾收到同學或朋友被散布的性影像,6.8%表示認識的同學曾收到這類影像;在外流方面,2.2%的學生坦言曾將自己的性影像傳給網友,7.0%表示認識的同學有過此行為。
兒盟指出,這顯示青少年性影像外流情況可能有惡化趨勢,且實際被害人數恐遠高於官方通報,存在龐大的「黑數」。
兒盟示警,社群媒體的沉迷與青少年性影像外流問題密切相關,進一步分析,青少年每增加一個年級,自己外流性影像的機率提升19.6%,男性的外流機率也比女性高出84.6%,而社群媒體沉迷者更是顯著高風險因子,其外流性影像的機率比無此情形者高出5倍多。
除了網路使用依賴高外,近年生成式AI技術推陳出新,也直接影響兒少的數位使用行為。
調查發現,有2成學生高頻率地使用生成式AI,但當中僅39.4%會查證AI資訊真偽,40%從未或僅偶爾注意到避免上傳個資給AI,反映出青少年的數位隱私在AI世界中毫無保障。
兒盟說,面對這些風險時,僅分別有31.5%、52.0%的學生曾與家長和老師討論AI使用風險,顯示家庭與學校的數位素養教育仍有很大改善空間。
兒盟呼籲,家長應及早觀察孩子是否過度依賴社群媒體,並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明確且適齡的使用規範,協助孩子養成健康的上網習慣,政府應建立完善且可近的求助管道和輔導服務,並加強宣導兒少在網路、社群媒體的安全意識與數位素養,以降低青少年捲入性影像外流的風險。(編輯:李亨山)1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