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特別預算預計編列1176億元 學者:防衛必要需求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高華謙、賴于榛台北21日電)民國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國防特別預算包括現有2項特別預算外,還有預計編列的特別預算1176億元。學者分析,在中央政府總預算沒有大幅成長的情況下,國防部主管預算無法大幅增加,透過編列預算大幅採購軍備,滿足防衛必要需求。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高華謙、賴于榛台北21日電)民國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國防特別預算包括現有2項特別預算外,還有預計編列的特別預算1176億元。學者分析,在中央政府總預算沒有大幅成長的情況下,國防部主管預算無法大幅增加,透過編列預算大幅採購軍備,滿足防衛必要需求。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其中國防預算新台幣9495億元,占GDP的3.32%,較今年度增加1768億元、年增率22.9%。
針對國防特別預算細項,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長許永議指出,除了新式戰機採購、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外,還有預計編列的特別預算1176億元。
媒體追問「預計編列的特別預算1176億元」細項。國防部主計局長謝其賢指出,這包含3個特別預算,其中76億元是海巡署的國土安全防衛韌性預算,剩餘的1100億元分為2案,都由國防部主導,分別為國土安全防衛韌性特別預算,以及防衛韌性特別預算,後者就是外界所稱的「軍購特別預算」,此案特別條例8月8日已送達政院審查,編列情形要等政院審定再說明。
媒體追問,傳出軍購特別預算規模可能分7年編列、規模達新台幣7000億元。謝其賢重申,在政院還沒審定前,包括分年額度與總額上限都無法說明,待審定後會由國防部在適當時機對外界說明。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也表示,軍購特別條例已經排入審查程序,若定案會適時說明。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告訴中央社記者,這項尚未公布的軍購特別預算,有可能包含潛艦國造後續艦預算、對美採購無人機以及採購國造無人艇、無人機,以及包含外界推測將對美採購的E-2D預警機、M109A7自走砲也涵蓋在內。
針對需要編列特別預算軍購的原因,蘇紫雲解釋,中央政府總預算在無法大幅成長的情況下,國防部主管的年度預算自然也沒辦法大幅增加,自然需要以編列特別預算的方式支應軍購,而在當前防衛國家安全的需求下,以特別預算的方式滿足軍事需求有其必要,但也希望能比照「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增加國內採購的比例,帶動國內經濟成長。
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受訪表示,雖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尚未宣布新的對台軍售,但台灣政府對於可能軍售的項目,已經有所把握,因此先行編列特別預算因應,而台灣近期接裝的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都是川普在第一任期內出售給台灣,面對202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做好攻台能力的「戴維森窗口」,相信美國政府也會在2026年盡可能出售台灣高科技武器先因應。(編輯:林興盟)1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