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調查: 7月製造業景氣回升 但服務業與營建業持續疲軟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經濟下,未來經濟發展會如何?根據台經院的報告指出,儘管全球第二季經濟成長表現與貿易數據仍展現韌性,但美國政府頻繁調整關稅已造成明顯扭曲,亞洲多國因客戶端提前備貨推升產出,然需求提前透支意味著後續回調壓力加大,亦提高未來經濟下行風險。

以國內經濟而言,國內產業表現持續分歧,其中AI應用帶動需求,加上美國暫緩對等關稅期限將至,客戶積極備貨,使7月電子接單與資通產品出口成長,帶動電子機械業者看好當月景氣的比例增加,但因美國考慮對半導體加徵關稅,令業者降低對未來半年景氣的樂觀看法。至於非半導體相關的傳統貨品需求疲弱,傳統製造業者對當月與未來景氣看法仍趨於保守與轉差;服務業方面,台股回溫帶動投資信心提升,證券業普遍看好7月景氣,然銀行業因房市低迷,加上提存與換匯收入下滑,獲利受到壓縮,保險業則因避險成本攀升影響本業,兩者對當月景氣看法偏向保守且趨於悲觀。
營造業因災後重建分散人力,加上南部工區受颱風及西南氣流影響,工程進度受阻,7月景氣轉為衰退。展望未來,雖有公共工程支撐,但住宅市場低迷將限制成長動能。不動產方面,七月六都交屋潮帶動交易量月增,惟年減幅仍大,房市景氣依舊低迷,未來半年在供給維持高檔下,住宅市場供需壓力恐進一步加劇。
根據本院調查結果,經過模型試算後,7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終止先前連續五個月的下跌態勢轉為上揚,而服務業與營建業測驗點在經歷短暫一個月回升後,再度轉為下跌。
首先在對外貿易方面,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推進,加上美國延長對等關稅寬限期,客戶端加大備貨動能,使得進出口年增率續呈雙位數成長,7月出口年增率由上月33.73%增至41.98%,進口年增率亦由17.25%增至20.76%。在主要出口商品中,受惠於人工智慧之創新應用蓬勃發展,推升高階晶片、伺服器等相關產品需求,加以美國暫緩對等關稅施行期限將屆,客戶端備貨積極,推升資通產品、電子零組件年增率續維持高檔,機械及電機產品亦受惠於半導體設備需求增加,年增率轉為雙位數成長。其餘傳產貨類出口表現仍顯壓抑,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塑膠及橡膠製品、礦產品等出口年增率皆下滑或呈負成長;進口方面,在AI產業鏈之國際分工運作及半導體設備購置增加下,令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與機械進口年增率仍在高檔,其餘傳產進口仍較疲軟。累計2025年1-7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28.34%,進口成長20.53%,總計2025年1-7月出超金額為700.62億美元,成長71.04%。
物價方面,受到颱風影響,蔬菜價格上漲,令食物類價格年增率由6月2.81%擴增至7月2.91%,對總指數影響0.79個百分點,較上月增加0.02個百分點。因旅遊團費上漲帶動娛樂費用上升,致教養娛樂類價格年增率由6月0.60%擴增至7月1.45%,對總指數影響0.21個百分點,較上月增加0.13個百分點。7月整體CPI年增率由6月1.36%擴增至1.54%,核心CPI年增率亦由6月的1.46%擴增至1.70%;PPI方面,因石油及煤製品、化學材料及其製品與藥品、基本金屬及電子零組件等國際市場價格下跌,使PPI指數年增率由6月的-5.35%下滑至 -6.44%。累計2025年1-7月CPI年增率1.87%,PPI年增率為-0.69%。
勞動市場方面,適逢畢業季,應屆畢業生及暑期工讀生陸續投入尋職行列,致使初次尋職者失業人數較上月增加,2025年7月失業率3.40%,較上月上升0.04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月下降0.05個百分點,今年1至7月失業率平均為3.34%,較上年同期下降0.03個百分點。薪資方面,6月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總薪資為59,936元,年增1.98%,6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50,524元,年增2.93%,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2025年上半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3,609元,年增1.04%,上半年累計實質總薪資為364,464元,年增1.52%。

國內金融市場方面,7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05%,較6月的2.186%上升0.019個百分點,主因除消費性貸款利率較6月略降外,其餘各類貸款利率均呈上升。股市方面,隨著對等關稅豁免期限將至,金融市場觀望貿易談判結果,惟下半月傳出輝達晶片銷中禁令解除,加上國內龍頭晶片大廠法說釋出樂觀營運表現,帶動台灣相關科技類股走揚,台灣加權指數7月底收在23,542.52點,上漲5.78%,平均日成交量為3,451.33億元。匯率方面,外資持續匯入並買超台股的趨勢延續至上半月,進一步推升新台幣匯率。然而,隨著下半月國際美元略有走強,金融市場對台美關稅談判結果保持觀望,加上多家企業進行股利發放,外資股利匯出壓力使新台幣的升勢難以持續,7月底匯率收在29.916美元,微幅貶值0.05%。
在國內製造業對當月景氣看法上,鋼鐵業僅不鏽鋼業者7月營收呈現成長,板鋼業者因主要用鋼需求疲弱、條鋼業者則受國內房市降溫及美國關稅衝擊影響,營收均較6月下滑,帶動基本金屬出口表現不如前月,故有近八成比例的鋼鐵基本工業廠商看壞當月景氣表現;電子機械業方面,在AI需求強勁帶動下,AI伺服器出貨暢旺,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智慧型手機拉貨回升,砷化鎵晶圓代工稼動率改善。同時,AI技術推升先進封裝與高階測試需求,記憶體市場供需回穩,也帶動記憶體封測業者稼動率回升,使電子機械業廠商看好當月景氣的比例較上月調查相比小幅增加。
在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上,化學製品業方面,AI發展持續帶動半導體用化學品需求,加上疫情升溫及傳染病增加,推升清潔用品需求,下游商用不動產也帶動塗料與防蝕材料需求。然而,中國產能與需求仍不穩,全球關稅談判反覆,美中關稅寬限期延長至11月10日,增添不確定性,加上提前備貨效應已消退,製造業生產將受挑戰,故有近八成化學製品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表現將維持持平;電子機械業方面,受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提前拉貨效應影響,恐將抑制部分二線晶圓代工業者與半導體封測業者的訂單成長動能,且近期川普提出對進口半導體產品課徵100%或300%關稅,僅在美投資企業可獲豁免,恐將對我國尚未有赴美投資規劃的業者造成衝擊,惟後續仍需端看實施細則而定。因此,電子機械業廠商看好未來半年景氣的比例較上月調查相比小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