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7月製造業連3藍燈8成產業看衰 工總提四大當務之急
圖、文/周刊王
台灣經濟研究院2日公布7月製造業景氣信號,較上月減1.38分至8.48分,燈號續亮第三顆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且有高達87%的廠商亮藍燈。

藍燈由上月的66.76%增加至87.86%,黃藍燈由19.07%減少至 7.66%,綠燈由14.17%減少至 4.48%,7月無黃紅燈和紅燈。
台經院表示,7月因美國暫緩對等關稅期限即將結束,客戶積極備貨,讓全球第二季經貿表現展現韌性,但隨著囤貨效應消退,後續產銷回調壓力加大,增加全球製造業景氣下行風險。
台灣雖然受惠於AI創新應用蓬勃發展,電子及資通產品出口持續成長,但傳統產業因需求疲弱及關稅增加,出口相對弱勢,加上新台幣匯率較上年同期大幅升值,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出口、外銷訂單年增幅明顯縮小,衝擊需求面指標表現,以新台幣計價之出口物價指數及生產者物價年減幅擴大,拖累售價面指標表現。
全國工業總會2日發表2025年工總白皮書,面對美國加徵關稅、地緣衝突加劇、人工智慧技術及產品需求蓬勃發展,台灣產業面臨多項挑戰與機會,工總建議政府可從「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務實解決全面缺工問題」及「檢討能源政策,並穩定工業電價」四大當務之急施政,振興經濟,發展民生。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也公布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降0.1至47.9,是2024年4月以來,近17個月最快緊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