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少年家!92歲打棒球、70歲玩電競...超高齡化社會如何打破「老」的迷思
撰文‧陳亭均 研究員‧林宣佑
盛夏的朝陽起得很早,清晨六點半,日光已把整座台中東興棒球場的草皮照得鮮亮,92歲的莊銘石、89歲的陳登旺正在場上揮灑汗水,他們是「不老棒球聯盟」藍興虎隊隊員。
2012年「不老棒球聯盟」正式成立,發展至今已有20支隊伍,軍容壯盛。聯盟所有球員年齡平均68歲,如果以「65歲」這個國際通用的「老」標準來說,他們確實都老了,但只要目睹長輩在球場上的英姿,就能知道,他們活力無限。

在《英雄聯盟》的戰場上,也有一群6、70歲的大哥大姊組成的「弘光尚青」全心投入。從單場30殺的高手到祖孫同玩的阿嬤,他們證明電競不只是年輕人的遊戲,更是連結世代的橋梁。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一個社會裡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21%,就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截至7月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19.64%。台灣距離「超高齡化社會」看起來只差臨門一腳。
比起「65歲」這種實際年齡,更值得被參考的年齡標準,或許應是「死亡年齡」。死亡年齡確實是不斷被推遲的,1970年的台灣「65歲男性」真的老了,因為過了65歲,只剩兩年好活,現在卻至少還有15年的歲月能夠利用。
「超高齡化社會」來襲,但「長壽新人生」也在發生。如何為長輩打造一個友善、有所選擇的共好環境,正是未來社會必須面對的挑戰。
位在雲林的華南社區,只住了110多人,平均年齡超過75歲,然而這裡卻是「老卻年輕」的高齡聚落典範。
去年,華南社區獲頒「第三屆全國金牌農村競賽」金獎,理事長劉清極是村子裡的靈魂人物。華南村裡長輩精力十足,活到老學到老。村子裡110人中,就有30多位長輩擁有心肺復甦術證照。
七月,丹娜絲颱風肆虐,華南社區受災嚴重,到處都是斷樹,劉清極和其他大哥騎著機車,帶著鏈鋸,爬上爬下砍樹讓社區回到生活軌道。
現在,華南社區裡的華南實驗國小現在有近120名學生,但2006年,華南國小卻因為全校只有23名學生,一度面臨要和隔壁村學校併校的窘境。
劉清極與當年華南國小的校長陳清圳攜手,讓學校與社區接軌,更將學校保健室改為醫療站,一步步改變整個社區。學生家長、中壯年人口也逐漸移入社區,長輩、村人向心力也越來越凝聚。
無論是藍興虎隊員、華南社區的大哥們,都不斷「選擇」著自己想過得生命,走出了不老的長壽新人生。然而,台灣政府、企業或個人要破解「老迷思」,都還有一段路得走。
從台灣高齡法規《老人福利法》名稱就能看出來,這部法重視的是長輩的「福利」,與保障青少年的法規《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不同,沒有「權益」,未能彰顯「長者發展權」。
《就業保險法》等勞動法令,仍有相關65歲年齡上限規定,換言之,65歲以上的長輩若持續留在職場,無法享有失業給付、職訓補助等福利。
按《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65歲以上長輩如果退休沒有正職工作,必須以眷屬身份依附子女或配偶才能繼續納保,除非單身沒配偶、子女,或是家人都沒工作,就不能獨立納保,退休長輩在法規上,被直接視為依附者。
台灣現在已經站在「超高齡社會」或「新長壽元年」的交叉路口,該怎麼走?要怎麼打破年齡迷思?現在已到了關鍵時刻。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83y33y)
別再唱衰高股息!平準金指引卡不住配息,00919配0.72元,至少還能撐9季...一表看懂月領1萬「哪檔最划算」
台積電是印鈔機,新應材(4749)就是墨水!億元教授押上身家,看好股價飆2千元:揭「1根漲停板」背後暴漲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