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低壓擾動醞釀「17號颱風」報到?威力強又大「撲台可能性」專家說了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
颱風動態依舊是全台關注焦點之一。目前氣象專家們均認為,後續有熱帶擾動或新颱風生成的機會高,且不排除直逼台灣。其中,有氣象粉專特別提醒18日這天開始,可留意2個低壓擾動發展,而當中的這一顆恐「只是前菜」。對於另一顆的後續發展,各模式均預測此低壓系統有機會進化成「既強又大的颱風」,一旦成颱,將會是今年第17號颱風「米塔」。

針對今(16日)的全台天氣狀況,據中央氣象署的最新資訊,本日持續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晴朗、白天酷熱,全台最高氣溫上看38度以上。此外,降雨情況也需特別留意,包含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晴到多雲,午後南部地區及桃園以南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入夜之後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
至於最新颱風動態,連日來不少氣象專家都針對新一輪的季風低壓槽(颱風窩)的建立,以及發展情況作出分析;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預估,熱帶擾動99W的未來動向,不排除增強為颱風,且對台灣威脅較大。但表示99W恐「只是前菜」,接下來在關島附近還有一個低壓系統正在醞釀中,預計本週末左右有機會顯著發展起來,最貼近台灣附近的時間落在下週二(23日)左右。

氣象專家吳聖宇則是透過「天氣職人-吳聖宇」發文表示,本週末(20日、21日)期間,不排除有熱帶低氣壓甚至是颱風生成;若季風低壓槽(颱風窩)建立的越明顯,該擾動系統發展的速度也會更快。而未來幾天這個東風波擾動會逐漸發展,同時也會慢慢向西移動,後期因高壓再度西伸增強。多數預估,這個未來的颱風系統可能在下週二(23日)到週四(25日)之間最接近台灣,路徑預估會經台灣以南進入南海,再朝華南沿岸移動。不過它靠近台灣的程度仍不確定,要等擾動發展更明顯後,才能進一步判斷。

針對接下來可能發展出的兩個低壓擾動,「觀氣象看天氣」也示警,18日這天開始要多加留意,預計接下來巴士海峽會發展出一個低壓系統;動向方面,將逐漸往西北移動、進入台灣海峽南部,為東南部和南部帶來降雨;若路徑再偏北,雨勢將更明顯。與此同時,在關島西北西方海域發展出的另一個低壓系統,其對台影響偏大。由於目前台灣東南方外海,海表面溫度跟海洋熱含量都相當高,無論是美國、歐洲還是AI模式均預測,此低壓系統將發展為既強又大的颱風,一旦成颱,將會是今年第17號颱風「米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