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基本工資連10漲!逾200萬勞工受惠 勞資談判、交鋒過程一次看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為保障底層勞工權益,我國明訂《最低工資法》,並根據法規,今(26)天再次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討論明(2026)年度最低薪資。勞動部稍早發稿說明,歷經勞、資、學、政4方委員討論,決定從明年起,每月最低工資由2萬5890元調升至2萬9500元,上升910元,調幅3.18%;每小時最低工資,則比照每月最低工資之調幅,由190元調整至196元。

勞動部表示,調整案將陳報行政院核定;若經行政院核定,最低工資將連10漲,每月最低工資由2016年的2萬8元調漲至明年的2萬9500元,漲幅47.4%;每小時最低工資也由120元調漲至196元,漲幅為63.3%。
據悉,在本次審議會,勞資雙方委員先於上午,進行首次意見交換;雙方先對於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76%)應如實反映,以維持邊際勞工的實質購買力,並作為調漲最低工資之參考,均能達成共識。
然而,對於經濟成長率的分享部分,資方委員表達,因匯率、美國對等關稅等國際貿易政策,為國內社會經濟情勢帶來變化,導致部分產業受到影響;同時,經濟成長率是由半導體、高科技產業帶動,傳產及服務業仍面臨諸多困境,因此建議最低工資應小幅度微調。
勞方委員則表達,物價上漲對低所得族群來說更為有感。另,關於匯率、美國對等關稅等國際情勢變化,政府已陸續推動支持方案,協助受創產業度過短期衝擊,不應影響最低工資調整。學者代表則認為,最低工資調整幅度,至少應以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基礎;至於經濟成長的果實如何分享,盼勞資雙方能互相體諒。
經過中午休息,勞資雙方委員各自討論,審議會在下午由代表「公益方」之專家、學者,提出折衷建議;經勞資雙方數度來回折衝,最終在勞動部長聆聽各方意見後居中協調,獲得本次調幅結論。

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今年面對匯率、美國關稅等國際情勢改變,部分產業的經營表現確實受到影響;他對於勞雇雙方,在未來經濟情勢仍未定的情況下,願意彼此體諒、共同決議提升最低工資,保障勞工的基本生活,表達由衷感謝。
勞動部也補充,落實《最低工資法》、調升最低工資,是總統賴清德推動「國家希望工程」施政目標的重點工作之一。勞動部指出,本次調升預估約247萬名勞工受惠,其中本國勞工約208萬人。
勞動部強調,本次會議結論若經行政院核定實施,將能從2016年後連續10年調漲基本薪資,持續落實照顧基層勞工的承諾。而對於審議會委員所提及,針對受美國關稅等國際情勢影響之產業,提供配套措施之建議,勞動部後續會與經濟部共同討論,以達到兼顧勞工、產業發展之目標。
而勞動部最後也補充說,最低工資是勞工工資的最低標準,企業不應違反最低工資規定;工資最低標準之歷年數額及相關規定,勞動部也有建立專區供各事業單位運用。勞動部承諾,未來也將持續加強宣導,協助企業落實法遵,針對違反最低工資規定的行業,將要求業者加強改善,保障勞工工資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