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穿金戴銀!國際貴金屬價格同步創高 黃金上看「5千美元」大關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全球金融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使投資人湧向傳統資產避險。8日國際金價首度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約12.2萬新台幣)大關,創歷史新高;白銀亦同步勁揚至每盎司49.57美元(約1,512元新台幣),刷新歷史紀錄。有分析師更大膽預測,後續黃金可能進一步飆破5千美元(約15.3萬新台幣)大關!

「金」價有夠飆!綜合外媒報導,黃金現貨價格在美東時間8日下午飆漲1.7%,報每盎司4,050.24美元;12月期金收在4,070.5美元,年初以來漲幅高達54%,已超越全球股市、比特幣漲勢,成為2025年表現最強勢資產之一。
專家指出,金價飆升反映出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以及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即將降息。此外,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8天,多項經濟數據延遲發布,使投資人更加依賴黃金作為避險標的。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於10月及12月將各降息一碼(0.25個百分點)。
Metals Focus貴金屬研究主管Matthew Piggott指出,在今日的環境下,幾乎沒有任何理由讓金價回跌,預期金價可能於2026年挑戰「每盎司5,000美元」大關。
全球恐慌情緒延燒 央行買盤、ETF推波助瀾
顧問機構SP Angel分析師John Meyer形容,目前黃金市場正經歷一場「世代等級」的漲勢。數據顯示,今年全球各國央行購金量預計達900公噸,為2016至2021年間年均購買量的兩倍之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今年以來金ETF流入資金達640億美元(約1.95兆新台幣),僅9月便創下單月173億美元(約5284億新台幣)紀錄。
分析師指出,除了戰爭與政局不穩之外,川普政府新一輪貿易關稅、美元走勢疲弱、歐洲經濟停滯及通膨壓力持續,也都促使投資人轉進實體黃金。BNP巴黎銀行分析師David Wilson認為,以往一年內頂多有一、兩個推升金價的風險因素,但現在「所有動力」幾乎同時發生。
白銀、鉑金、鈀金齊揚 牛市或延續至2026年
受金價激勵,白銀大漲3.2%至49.39美元,年漲幅達71%;標準渣打銀行指出,印度需求旺季及實貨市場緊俏使銀價持續上攻。渣打大宗商品研究主管Suki Cooper表示,白銀市場持續緊縮,租借利率上升,加上ETF大舉流入,推動漲勢延長。
其他貴金屬亦全面上揚,白金漲3%至1,666.47美元(約50,869元新台幣),創2013年以來新高;鈀金勁揚8.4%至1,449.69美元(約44,270元新台幣),為兩年多來高點。
多家機構上調未來金銀價格預測。高盛預估2026年底金價可望升至每盎司4,900美元(約149,646元新台幣),滙豐銀行則上修2025年白銀均價至38.56美元(約1,177元新台幣),2026年預估將達44.5美元。
投資人情緒高漲 專家示警過熱風險
儘管金價持續創高,但技術指標顯示市場已出現過熱跡象。相對強弱指數(RSI)已達87,顯示金價短線可能過度買進。Commodity Market Analytics董事總經理Dan Smith認為,本波漲勢令人「難以置信」,透露出某些全球經濟潛在隱憂。
分析師普遍認為,只要政治與經濟風險持續,投資人仍難找到能取代黃金的避險標的。BNP Paribas指出,過去投資人會選擇美國公債,但如今長天期殖利率走高、風險意識上升,黃金再次成為信心的避風港;因此短期內很可能仍會「金驚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