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病毒「不怕酸鹼、冷凍能撐千天」 專家揭台灣失守慘痛代價

發布時間:2025/10/23 15:08:23
更新時間:2025/10/23 15:08:23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周刊王

國內爆發疑似首例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宣布22日起全台禁止廚餘養豬、豬隻禁運禁宰5天,並進行各肉品市場全面落實場內與運輸車清消作業。而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毒理專家招名威就發文說明,非洲豬瘟是能「撐過冷凍1000天」的超級病毒,且不怕酸、不怕鹼,生存能力驚人,目前也沒有任何疫苗與藥物,因此示警若台灣失守,要承擔數千億元的經濟代價。

非洲豬瘟病毒「不怕酸鹼、冷凍能撐千天」 專家揭台灣失守慘痛代價

非洲豬瘟不會傳染給人類,但目前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列為應通報疾病,在台灣則屬甲類動物傳染病,豬隻若感染非洲豬瘟,致死率達100%,恐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對此,招名威在臉書粉專「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發文直言,人類有疫苗、有醫療體系,但非洲豬瘟對豬隻而言就像一種「沒有解藥的流感」,傳染速度極快、死亡率高達100%,且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藥物治療,一旦有一隻豬感染,整個養豬場就得被撲殺,後果慘烈。

令人擔憂的是病毒的「超級生存能力」,招名威指出,非洲豬瘟(ASFV)屬於一種DNA病毒,不怕酸也不怕鹼,能在酸鹼值4到13之間生存;在室溫下,可於糞便中存活11天、豬舍環境中活1個月,即使進入肉品加工後,仍能潛伏超過140天;甚至在冷藏環境也可存活100天,冷凍狀態下能達1000天以上。

「一塊被感染的冷凍豬肉、一包網購的火腿或香腸,甚至一口廚餘,都可能是病毒的長途運輸工具。」招名威示警,若台灣防疫失守,代價將不只是肉價上漲,而是數千億的經濟損失。

回顧1997年爆發口蹄疫事件,台灣當年損失1700億元,花了近20年才恢復豬肉出口資格,如今若再次不幸失守,每年豬肉產值將損失2000億元。招名威坦言,「若非洲豬瘟在台灣大爆發,整個豬肉產業恐面臨毀滅性打擊,不僅影響農民生計,更波及餐飲、食品加工與出口市場。」

事實上,台灣為防堵非洲豬瘟隨豬肉製品入侵台灣,只要查獲旅客違規攜帶肉製品入境,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45之1條規定,將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其中,自非洲豬瘟疫區違規攜帶豬肉製品入境,首次違規直接處20萬元罰鍰,再犯者處100萬元罰鍰。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