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關門滿月!美國政府停擺持續 恐釀嚴重政經風暴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起關門,至今已滿一個月,國會兩黨在預算法案上依舊僵持不下,數百萬民眾、公務員生活陷入嚴重困境。隨著冬季來臨,糧食、取暖、軍人薪資等關鍵支出陸續告罄,政治與經濟恐全面動盪。

惡鬥持續!隨著美國政府關門滿一個月,BBC整理五大負面影響:
一、糧食援助中斷在即
全美超過4,000萬人仰賴「補充營養援助計畫」(SNAP,俗稱食物券)維持基本生活。
該計畫資金雖已撐過前四個星期,但依據川普政府公告,經費將於11月1日用罄;屆時恐首次出現自食物券制度成立以來,首次全面停發的狀況。
多州政府已宣布緊急應變,紐約州長霍楚(Kathy Hochul)於10月30日宣布進入「糧食援助緊急狀態」,協助約300萬名可能失去補助的紐約人,繼續有券可領、有飯可吃。
二、百萬大軍無薪衛國
若聯邦預算遲未通過,超過130萬名現役美軍本週將無法領薪。五角大廈雖暫時從軍事住房基金、研發與採購預算中挪用經費應急,但補助僅約每人100美元(約3,074元新台幣),完全是杯水車薪。
研究機構Rand指出,四分之一的軍人家庭處於糧食不安全狀態,15%依賴食物銀行或社會救助。
三、取暖補助停擺 「路有凍死骨」恐成真
約600萬低收入家庭仰賴「低收入家庭能源援助計畫」(LIHEAP)補貼冬季燃料與電費。
該補助原定11月中發放,如今恐延遲或中斷。目前北方氣溫已驟降,學者警告若政府不復工,就無法宣布取暖禁斷令(moratorium),屆時將有數千人因為暖氣遭切斷,直接面臨嚴寒威脅。
四、文職員工「做功德」擴大
數十萬聯邦文職人員已連續數週未領薪。據「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估算,若關門持續至12月1日,約4、5百萬筆薪資將延後發放,總金額高達210億美元(約6,456.6億新台幣),影響經濟甚鉅。
目前已有聯邦員工在華盛頓特區排隊領取食物救濟,部分州府更傳出員工只能依靠貸款周轉度日。
五、航空延誤惡化 空管無薪顧飛機
數千名空中交通管制員被列為「必要人員」,被迫無薪上班。隨著部分航管員「病假抗議」或兼職補貼收入,全美航班延誤已大幅增加。
運輸部長達菲(Sean Duffy)警告,若狀況惡化,將啟動紀律處分;但「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情況,恐進一步惡化飛航安全。
經濟衝擊:每週GDP損失150億美元
白宮內部評估指出,政府每關門一週,美國GDP損失約150億美元(約4,612億新台幣),若停擺延續至年底,加上其他外圍因素,經濟損失將「難以測算」。
此外,美國司法系統已開始裁撤文職人員,部分法院案件無法開庭;FBI調查、經濟數據發布(就業、通膨等)亦因預算凍結而停擺。
分析指出,若長期無法恢復,將削弱市場對美國政策的信任與預測能力。
民意壓力升高
川普堅稱,關門責任在民主黨拒絕配合削減開支,並重申「為了保護納稅人利益,政府寧可暫時關門」。
美國廣播公司(ABC News)最新民調,多數民眾認為共和黨及川普應為停擺負全責,對政府信心降至歷史新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