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和亞馬遜簽署380億美元協議 AI泡沫疑慮揮之不去 投資人該擔心?

發布時間:2025/11/06 17:42:22
更新時間:2025/11/06 17:42:22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財訊雙週刊

OpenAI和亞馬遜於美國時間11月3日宣布,雙方簽署1項價值達380億美元的協議,讓OpenAI可以透過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使用數十萬顆輝達圖形處理器(GPU),運行、訓練其人工智慧(AI)模型。

OpenAI和亞馬遜簽署380億美元協議 AI泡沫疑慮揮之不去  投資人該擔心?
OpenAI和亞馬遜簽署380億美元協議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這項為期7年的協議,第1階段是讓OpenAI使用現有的AWS資料中心;後續,亞馬遜將為OpenAI建置AI相關基礎建設。雙方合作的消息,使亞馬遜股價在11月3日應聲上漲4%,今年以來(至3日收盤),累計漲幅近16%。MarketWatch報導稱,和OpenAI的協議,已讓亞馬遜股票成為AI領域的贏家。

AWS運算暨機器學習服務副總布朗(Dave Brown)說明,OpenAI成為AWS的客戶,承諾向AWS購買算力,「我們目前部署的,是完全獨立的運算能力。其中有一部分已經可用,OpenAI正在使用這些算力。」

因應算力需求 持續投資AI基礎建設

今年1月之前,微軟一直是OpenAI的雲端運算服務獨家供應商,但在雙方更改合作模式之後,OpenAI自上週起,已可透過微軟以外的業者,提供雲端運算服務。

亞馬遜於11月3日發布聲明指出,OpenAI將立即開始使用AWS的算力,預計所有算力會在2026年底前部署完畢,且有能力在2027年之後,進一步擴增。

發展AI需要大量能源和算力,OpenAI持續表達對前述資源的需求,一方面維護既有產品(ChatGPT)的正常運作,另一方面,則是用於開發新的AI系統。

OpenAI近期承諾,要在AI基礎建設方面,投入超過1兆美元,這些投資,包括與甲骨文、軟銀在資料中心領域的合作,以及和輝達、超微、博通等業者,達成的晶片供應協議。

《財訊》雙週刊指出,美國各大科技業者,近期已陸續發布上季財報,並提出資本支出金額,包括亞馬遜、Meta,以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都提高了2025財年的資本支出規模;微軟2026財年首季的資本支出,也高於市場預期。

奧特曼反駁懷疑論者 稱其「過度擔憂」

上述情形,讓懷疑論者開始示警,AI恐有泡沫化疑慮,科技業者不斷增加的資本支出,能否創造理想獲利,仍充滿不確定性。

不過,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公開反駁懷疑論者的說法,稱其「過度擔憂」,並強調公司營收正在快速成長,且預期將繼續增加。

產業研究機構The Futurum Group分析師尼科爾森(David Nicholson)也認為,AI仍處於高速成長階段,至於泡沫,「還有一段長路要走,才會面臨大規模調整的風險。」

不過,《財訊》採訪得知,也有市場人士提醒,折舊將開始侵蝕科技公司的獲利,畢竟,幾年前向輝達購買的晶片,目前的價值已不如當年。金融服務公司D.A. Davidson分析師盧里亞(Gil Luria)向Yahoo Finance表示,科技業的縮編、裁員,是因為他們必須平衡折舊對獲利造成的拖累。

奧特曼最近在直播中透露,基於OpenAI的資金需求,IPO「是最有可能的途徑」。美國財經媒體CNBC解讀,OpenAI和AWS的合作,也是上市準備工作的其中一步。…(更多精彩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


延伸閱讀:

從雲端走向實體!輝達押注電信AI新戰場 投資諾基亞10億美元打造下一個「AI永動機」

道奇封王》大谷翔平經濟效益逾1300億日圓 簽約金兩年就賺回來

睽違32年APSCC年會首度來台!攸泰扮幕後推手 引領台灣太空衛星技術進軍國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