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總署預測 石油和天然氣需求將持續成長至2050年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對俄羅斯的盧克石油公司實施制裁,以此作為促使克里姆林宮就烏克蘭問題展開和平談判的措施之一。這項制裁措施自11月21日起禁止與這家俄羅斯公司進行任何交易。對此,星展銀行能源產業團隊負責人蘇夫羅·薩卡爾表示,油價在每桶 60 美元左右應該會得到相當大的支撐,尤其考慮到一旦更嚴格的制裁生效,俄羅斯的出口流動可能會受到短期干擾。薩卡爾進一步表示,近期油價的疲軟似乎是由OPEC在其月度報告中,對2026年供需平衡的修正所致。

美國對俄實施石油制裁,為油價提供支撐!國際能源總署修正石油產量預期,顯示潛在需求仍強!
根據Angel One報導,為了進一步拓展能源前景,國際能源總署(IEA)在其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修訂了長期預測。該機構目前預計,石油和天然氣需求將持續成長至2050年。此前該機構曾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將在本十年內達到高峰。國際能源總署的這一轉變源於其從基於氣候承諾的模型轉向即時市場和政策評估。街口投信表示,OPEC的平衡市場預測和國際能源總署的長期需求預測相結合,預示著石油業將更加穩定,但仍將保持活躍。儘管短期價格有所回落,但潛在的強勁需求和策略性產量調整表明,石油在21世紀中葉仍將是重要的能源驅動力。
《銅》中國貸款數據疲軟,短線銅價進行整理!銅入關鍵礦產,供需關係轉變,長線需求激增!
根據OE digital報導,美國政府停擺結束帶來的正面情緒, 被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疲軟的貸款數據抵消, 因此造成近期銅價走勢相對較弱。對此,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伊娃·曼西表示,這一輪的銅價漲勢,還是需要靠中國的強勁需求才能持續,中國的需求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街口投信表示,目前中國需求顯得疲弱,因此短期內,銅價將維持區間振盪的格局。
根據CRUX INVESTOR報導,隨著美國地質調查局正式將銅列為關鍵礦產,銅從工業商品轉型為戰略物資,加上全球礦災造成供應鏈的脆弱,這些事件加劇了市場擔憂,因為該產業無法迅速提高產量,以滿足金屬在電氣化、國防系統和資料中心基礎設施領域日益成長的需求,其價格結構也反映了這種典範轉移。LME和CME的庫存處於多年來的低水位,也顯示現貨溢價正持續發生,這種情況常出現在需求激增的時期。
根據Discovery Alert.com報導,2025年銅價飆升,在全球各大交易所屢創新高,驚人的漲勢遠超出一般市場的波動,反映出供需關係的根本性轉變,而這種轉變可能在未來數年重新塑造礦業格局。今年銅價展現出的驚人漲勢,超過許多傳統資產,凸顯了銅作為現代經濟關鍵商品的地位。

根據Brown Field Ag News報導,美國黃豆出口協會(USSEC)首席執行官吉姆·薩特表示,出口協會一直非常重視美國黃豆出口目的地的差異化和多元化,並持續努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目前也逐漸在發揮成效。他表示,今年迄今為止,美國對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出口量成長了41%,墨西哥、歐盟和日本,都是本銷售年度迄今黃豆的主要出口目的地。而埃及,已經成為美國黃豆的主要進口國,今年的進口量尤其強勁。
根據Successful Farming報導,自兩國領導人在上個月會晤以來,中國對美國的農產品採購量十分有限。同時,中國中糧集團旗下油籽業務部門在本週表示,已經簽署協議購買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巴西黃豆、黃豆油、棕櫚油和其他農產品,聲明中卻未提及任何美國採購項目。加上經過數個月創紀錄的進口量,中國正面臨黃豆過剩的局面 ,市場認為中國對美國大規模購買黃豆的前景,變得越來越不明朗。
街口投信表示,根據Mysteel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生豬生產國,其用於育肥的豆粕現貨價格已較4月份沿海主要地區的峰值下跌超過20%,目前約每噸3,000人民幣, 這些地區包括北部的天津、東部的山東和江蘇以及南部的廣東。自年中以來,中國豆粕壓榨廠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貿易商預計利潤率至少在3月份之前都將為負值,可能會影響後續黃豆的需求量。
[[注意:以上所提及之個股或公司,僅供作為說明或舉例之用途,並非推薦或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