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住「元凶不是油」!醫揪出餐桌上真兇:最容易被忽略
圖、文/引新聞
減重醫師蕭捷健近日提醒,許多人以為油脂才是塞住血管的兇手,但真正讓血管受傷、導致阻塞的關鍵,其實是每天最容易被忽略的精製澱粉與糖。他以血管內壁比喻成光滑的不沾鍋塗層,指出當血糖因大量精製澱粉波動劇烈時,會引發發炎反應,使血管表面變粗,提供壞膽固醇堆積的機會。他強調,只要內皮開始受傷,就會成為心血管問題的起點,而非只是油脂攝取過量造成的。

(記者洪承恩/綜合報導)減重醫師蕭捷健近日提醒,許多人以為油脂才是塞住血管的兇手,但真正讓血管受傷、導致阻塞的關鍵,其實是每天最容易被忽略的精製澱粉與糖。他以血管內壁比喻成光滑的不沾鍋塗層,指出當血糖因大量精製澱粉波動劇烈時,會引發發炎反應,使血管表面變粗,提供壞膽固醇堆積的機會。他強調,只要內皮開始受傷,就會成為心血管問題的起點,而非只是油脂攝取過量造成的。
他解釋,當身體吸收大量精製碳水化合物時,不但會引發胰島素阻抗,還會使三酸甘油酯升高,使血管發炎情況變得更嚴重。過去靠「減少飽和脂肪」來控制心臟病風險的觀念,也因研究證實以精製澱粉替代飽和脂肪並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機率,而逐漸被修正。換言之,影響健康的核心在於血管是否持續受損,而非油脂本身。

示意圖/蕭捷健近日分享,其實害血管賭注的元凶並非油脂,而是精緻澱粉。(擷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至於如何修補血管內壁,他建議從日常飲食做起,包括使用特級初榨橄欖油與酪梨油等抗發炎油脂取代常見的大豆油,以及補充深海魚油中的 Omega-3,有助身體降低發炎反應、穩定血管狀態。不過他也提醒,初榨橄欖油不適合高溫加熱,避免在烹調時被轉變成對身體造成負擔的反式脂肪。

示意圖/蕭捷健近日分享,其實害血管賭注的元凶並非油脂,而是精緻澱粉。(擷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蕭捷健也指出,澱粉不是完全不能吃,重點在於是否選對時機。若在休息狀態吃大量精製澱粉,血糖易大幅起伏,引發身體負擔;但若是在運動前後適量攝取,不但能協助肌肉修復,也較不會造成血糖劇烈波動。他強調,油脂、糖與澱粉本身沒有絕對的「好」或「壞」,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搭配、怎麼吃。

示意圖/蕭捷健近日分享,其實害血管賭注的元凶並非油脂,而是精緻澱粉。(擷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他最後呼籲,民眾不應只把焦點放在「油脂多寡」,而是應注意飲食中的精製澱粉量、攝取時機,以及是否選擇會幫助降低發炎、修復血管的好油脂。唯有理解營養素的差異並適當運用,才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維持血管健康。
更多引新聞報導
國內首次揪出化粧品含蘇丹紅 14家使用境外原料業者急下架
粿粿哥哥嗆范姜「只會吃軟飯卻還裝大男人」!獲家族遺產實力雄厚支持妹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