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網路預言花蓮將發生規模7.7地震 氣象局駁斥:勿轉傳引恐慌
中央氣象局今天透過臉書粉專表示,近日有民眾發現YouTube上有一段影片疑似地震預測言論,該影片於今年7月16日發布,根據台灣近期地震活動進行預測,暗示花蓮地區將於8月15日發生規模7.7地震。氣象局表示,民眾遇到網路發表地震言論,建議不要傳播及炒作。

「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該篇文章表示,氣象局負責24小時全天候監測台灣地震活動,迅速對外發布有感地震資訊,一旦發生有感地震或異常地震活動,氣象局將於第一時間對外發布資訊,提供民眾與防救災單位參考應用。
文章進一步說明,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處,地震發生頻繁,以近10年統計資料來看,每天平均約發生100次地震,其中規模4.0至5.0的地震發生頻率約每2天多就會發生1次,而規模5.0至6.0的地震約2個星期多就可能出現。
至於規模7以上地震的部分,可供統計分析的樣本較少,自1900年以來至2020年為止的121年期間共計39次,但幾乎都於1978年以前發生,之後僅3次,包括1999年9月21日921大地震;最近一次花東陸地上規模7以上的歷史地震活動要追溯到1951年,自該年10月22日至11月25日於花蓮北部近海與花蓮南部接連發生4次規模7以上地震(2次7.3、2次7.1),鑒於樣本數不足較難進行統計分析。
有關地震預測的研究,氣象局說,全世界各國與地球科學家,皆投入大量人力與經費進行各項地震預測的研究,但至今仍未有成熟的理論根據與實際驗證可供實際作業運用。地震預測雖非短期內可以達成,氣象局亦積極進行數種相關之地球物理觀測作業,包括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及地殼形變、電離層電子濃度、地磁變化、地震波速度與地震活動度等,並與學研界合作進行地震前兆研究。
氣象局指出,為減少災害發生,目前正積極推廣「地震速報」系統,也就是在地震發生後,迅速對位於震央附近以外區域發出預警,以爭取數秒到數十秒時間供各界採取應變處置作為。
氣象局重申,「地震預測」如無嚴謹的科學論述與資料校驗,實不具備防救災的意義,民眾勿需恐慌,要隨時做好防震與臨震應變準備。氣象局提醒民眾遇到網路發表地震言論,建議不要為其傳播、炒作,避免引發社會關注,造成社會大眾不安。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20}%20.cls-2%20{%20fill:%20%23fff;%20}%20.cls-2,%20.cls-3%20{%20fill-rule:%20evenodd;%20}%20.cls-3%20{%20fill:%20%23ff681d;%20}%20.cls-4%20{%20fill:%20none;%20stroke:%20%23c6c6c6;%20stroke-width:%201.3px;%20}%20%3c/style%3e%3cmask%20id='mask'%20x='0'%20y='0'%20width='1.3'%20height='30'%20maskUnits='userSpaceOnUse'%3e%3cg%20id='mask-2'%3e%3cpolygon%20id='path-1'%20class='cls-2'%20points='0%200%201.3%200%201.3%2030%200%2030%200%200'/%3e%3c/g%3e%3c/mask%3e%3c/defs%3e%3c!--%20Generator:%20Adobe%20Illustrator%2028.7.1,%20SVG%20Export%20Plug-In%20.%20SVG%20Version:%201.2.0%20Build%20142)%20--%3e%3cg%3e%3cg%20id='_圖層_1'%20data-name='圖層_1'%3e%3cg%20id='Web版'%3e%3cg%20id='_財經-首頁'%20data-name='財經-首頁'%3e%3cg%20id='Hot_6-10'%3e%3cg%20id='topic'%3e%3cg%20id='topic_after'%3e%3cpath%20id='Fill-1'%20class='cls-3'%20d='M16.7,9.8l-5.9.8c-.9.1-1.3,1.3-.7,1.9l1.4,1.3-4.8,4.7L.7,14v4.9l5.1,3.8c.8.6,1.9.5,2.6-.2l6-5.9.9.9c.7.7,1.8.3,2-.6l.8-5.8c.1-.8-.5-1.4-1.3-1.3'/%3e%3cg%20id='Group-5'%3e%3cg%20class='cls-1'%3e%3cline%20id='Stroke-3'%20class='cls-4'%20x1='.7'%20y1='0'%20x2='.7'%20y2='30'/%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svg%3e)
快新聞/北市公布足跡! 確診者到過義麵屋天母店、國聯大飯店
2021-08-10 13:57快新聞/蔡英文接見AIT新任處長孫曉雅 盼共同攜手讓台美關係更上層樓
2021-08-10 12:15快新聞/桃園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預計8/16開放 餐飲不能內用可外帶
2021-08-10 12:00快新聞/高雄老字號牛乳大王「乳牛」被惡搞 3人男扮女裝玩嗨硬騎牛
2021-08-10 10:48快新聞/黃珊珊曝北市今+0「真的得跳舞」 鄭運鵬:恭喜台北市民和北市府
2021-08-10 11:08七夕情人節限定! 萊潔限量黑白格紋口罩8/11開賣 LOVE+紅色小愛心閃爆
2021-08-09 17:56快新聞/晶華酒店外帶餐動線差「人潮超長」 民眾苦等2小時:都變下午茶了
2021-08-08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