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靠短線買股「99%都慘賠」?財經專家給投資小白的3大要領
財經中心/林彥君報導
近來台股已幾近是全民運動,開戶數逐年增加,截至9月已超過1,414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台股成交量更是驚人,今年7月成交值更是突破12兆元再度寫下新紀錄,也創史上單月最高。不過,財經專家發現,台股生態圈出現了不同以往的樣貌。

過去在校園裡被視作冷門社團的證券研習社,進而取代熱舞社、熱音社等熱門社團,躍居為許多大學人數最多的第一大社,連PTT上的股市板都討論得相當火熱,航運股更是經常被點名的個股,也頓時冒出許多「少年股神」。

「8年級生的李先生拿10萬左右買進長榮(2603),那時他聽信朋友的建議也順勢搭上航海王的熱潮。」回想當初滿心期待進入航運市場,前期有小賺,但後來陸續出現幾個波段,投資過程進進出出也賺了幾把萬,沒想到5月中旬台灣適逢疫情爆發,連帶著影響投資人的信心以及股市的表現,台股指數在盤中最多下跌近1,418點,創下史上最大跌點的紀錄。
李先生語帶無奈地說,「我出掉手中的航運股後,也虧了好幾萬,但隨後又出現反彈,想說再賭一把,但沒想到過沒幾天又開始下跌,最後航運股重挫,我知道已經沒戲唱了」。李先生回憶起當時在航運股的船上載浮載沉,雖然跟上了這波熱潮,感受台灣股市的風興雲蒸,但也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最後分別以長榮91元以及萬海156元坐收,離開這艘戲劇化走勢的航海王。
上述例子就是過去一年,雖然台股不斷創下歷史新高,8年級生一窩蜂湧進台股市場,但幾乎都是狼狽出場。不過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截至2021年初,20至30歲的「台股新兵」已突破120萬人,占總開戶數的4成,為各年齡層之冠,成為開戶主要部隊的股市生力軍。

財經專家怎麼看年輕人加入投資行列,帶給股市行情前所未有的表現,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副院長周冠男說:「大批年輕人進入股票市場,讓股市的交易量變得很可觀,小資投資者很願意交易,尤其是短線交易。」但周冠男表示,這樣的現象同時也助長了「當沖」的風氣,他不同意年輕人用這樣的作法操作股市,「短線交易伴隨來的就是未知的高風險」。

周冠男表示,在學術上的研究已經證明短期交易獲利是非常低的,甚至多半是靠「運氣」而非技術分析;雖然當初航運股扶搖直上,讓許多散戶、股市小白嚐到甜頭,但股票市場一翻兩瞪眼,本就有起有落,當交易量退潮,很多年輕人不是被套牢就是慘賠出場,甚至違約交割影響一輩子的信用,實在不值。
「因此投資股票越來越夯,股市小白若想要穩定投資理財,需要擁有哪些投資的正確觀念?」
股市小白投資要領1:切勿過度頻繁進出市場、短線交易,99%都在賠錢
富果的創辦人兼策略長的邱翊雲表示,從投資理論來看,股市操作越短線就越接近賭博,越接近賭博就是負的期望值,基本上不鼓勵資本少、對股票市場經驗不足的年輕人來操作,這會對整體的股票市場產生「惡性循環」,而長期在操作短線的人是真正的股市高手,就猶如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概念。邱翊雲也透露,許多券商看準年輕人的野心,搶攻年輕族群這塊大餅,積極利用降低手續費的優惠方式,吸引客戶做更多的交易量;而不可諱言的是,到頭來絕對是券商獲利。
周冠男也指出,以長遠來看,短線交易成本高,手續費不斷來回支付,根本「不划算」。另外,這也帶出短線交易、當沖的背後心理學,邱翊雲指出,台灣是奉行資本主義的市場,年輕人因短線交易而輸光,也會影響心理層面,對股市的信心大幅下滑,很有可能再也不加入市場,少了年輕一輩的支持,對台灣的企業和整體經濟來說絕對是負面影響。所以年輕人不該專注於當沖,而是算清楚手續費成本和稅,認知到其存在著高風險,轉向長期穩定投資才是不二法門。
股市小白投資要領2: 小資族福音!定期定額長期投資ETF
邱翊雲建議年輕的投資人,以定期定額的方式,長期被動投資股票,把這個方法當作一個「累積自身資產」的機會。可以不用時時刻刻關心市場動向,也就是所謂的被動投資,以放長線的概念得到獲利,就好比近年備受投資新手與小資族歡迎的ETF以及美股ETF(指數型股票基金)。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總規模已暴增到1.9兆新台幣,扣除債券型ETF外,股票型與槓桿型ETF就有6751億元,比2019年底僅3306億元,成長了1倍,由此可知股票市場相當熱門,股市小白也可以從ETF出發,除了免除掉選股的風險,經驗不足的投資人ETF也是很好的投資標的。
不過,有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表示,在薪水不漲的時代,生活費都快不夠用的時候,要如何將手上現有的錢做有效的「資產配置」,邱翊雲分享了一個重要的理財觀念,也就是「每個月拿到的薪水,先扣掉要拿來投資的錢,剩下的錢才是自己可以花的生活費用。」股票是報酬率最高的金融資產,邱翊雲也建議,不要管手上有多少錢,就算一個月只投入3000、5000塊也沒關係,長時間來看,以小錢滾大錢的方式,複利絕對高過原本所預期的效果。
股市小白投資要領3:越早開始投資越好,並且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投資
邱翊雲分享兩個投資的關鍵,第一,越早開始越好,第二就是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投資,累積資產。邱翊雲特別呼籲年輕人,應該在「累積資產」上多加著墨;所謂的資產,就是增加「正現金流」,也就是當投資人持續買入可以增加現金流的東西,不用等到手上有多少錢,一點一點地投入,積少成多的方式,就能出現累積資產的正面循環。

邱翊雲表示,年輕人重視基本面,經常善用Google、網路社群來研究股票,已經不再是坐在電視機前面被動地聽著分析師增加股票知識,比起爸爸媽媽那一代,相較之下能夠做更多的投資研究,加上因了解網路生態,以及同儕之間的互相討論,更能夠快速修正精神;年輕人應該要把握這樣的優勢,做一個穩定的投資,長時間下來也能增加對股票市場的信心。
股票市場風起雲湧,在無法承擔風險之下,就容易被踢出場甚至被慘賠,邱翊雲提醒年輕人還是要回歸投資交易的本質,例如尋找低基期、有潛力發展的產業標的才是對的,沒有思考與失去尋找標的的能力真的很危險,尤其一窩蜂跟著群組走的人走風險更大。
周冠男也呼籲年輕人,越早進入金融市場是好事,但切記不管是選擇短線進出、長期投資,抑或是選擇任何的概念股,都別忘記股市交易的瞬息萬變與違約交割等風險,培養「穩定」的投資策略,才能實現長期收益。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延伸閱讀;%20}%20.cls-2%20{%20fill:%20%23fff;%20}%20.cls-2,%20.cls-3%20{%20fill-rule:%20evenodd;%20}%20.cls-3%20{%20fill:%20%23ff681d;%20}%20.cls-4%20{%20fill:%20none;%20stroke:%20%23c6c6c6;%20stroke-width:%201.3px;%20}%20%3c/style%3e%3cmask%20id='mask'%20x='0'%20y='0'%20width='1.3'%20height='30'%20maskUnits='userSpaceOnUse'%3e%3cg%20id='mask-2'%3e%3cpolygon%20id='path-1'%20class='cls-2'%20points='0%200%201.3%200%201.3%2030%200%2030%200%200'/%3e%3c/g%3e%3c/mask%3e%3c/defs%3e%3c!--%20Generator:%20Adobe%20Illustrator%2028.7.1,%20SVG%20Export%20Plug-In%20.%20SVG%20Version:%201.2.0%20Build%20142)%20--%3e%3cg%3e%3cg%20id='_圖層_1'%20data-name='圖層_1'%3e%3cg%20id='Web版'%3e%3cg%20id='_財經-首頁'%20data-name='財經-首頁'%3e%3cg%20id='Hot_6-10'%3e%3cg%20id='topic'%3e%3cg%20id='topic_after'%3e%3cpath%20id='Fill-1'%20class='cls-3'%20d='M16.7,9.8l-5.9.8c-.9.1-1.3,1.3-.7,1.9l1.4,1.3-4.8,4.7L.7,14v4.9l5.1,3.8c.8.6,1.9.5,2.6-.2l6-5.9.9.9c.7.7,1.8.3,2-.6l.8-5.8c.1-.8-.5-1.4-1.3-1.3'/%3e%3cg%20id='Group-5'%3e%3cg%20class='cls-1'%3e%3cline%20id='Stroke-3'%20class='cls-4'%20x1='.7'%20y1='0'%20x2='.7'%20y2='30'/%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svg%3e)
年領百萬配息、累積730張!理財達人曝「金融股」絕佳進場點
2021-12-20 17:48光洋科馬堅勇「組LINE」收委託書!金管會打臉:公司禁參與徵求
2021-11-25 20:53他帶100萬入股市「3進3出慘賠」!老鳥揭1招:輸10次都不怕
2021-11-25 15:12買完早餐風雲變色!股市小白玩當沖「見損益嚇壞」:再也不碰了
2021-11-12 17:28富家族砸7.9億掃樓!專家曝景觀型豪宅「3高」吸金:打包式購買
2021-11-10 15:27航運股觸底反彈!2大咖股神「暴賠千萬殺出」網驚嘆:果然不同凡響
2021-11-09 17:27台南「這條路」人孔蓋竟有853個!黃偉哲自嘲「會震出蝴蝶袖」
2021-11-06 13:20航運股神秘暗號現身?長榮「188888張成交量」網驚:擠下台積電
2021-11-06 10:05步上恒大集團後塵?中國佳兆業遭爆「逾期兌付」旗下4公司突停牌
2021-11-05 16:40台北熊好券「抽到它」最威!鄉民見合作店家清單喊:快買起來
2021-11-05 14:43「不敗教主」已領百萬股利!曝手上概念股「力拚5000萬存股」計畫
2021-11-05 11:32台積電為什麼會成功?謝金河回憶:張忠謀「親曝1字」成關鍵
2021-11-03 11:05電動車、元宇宙股價漲不停?專家:出現「2跡象」恐告一段落
2021-11-03 10:15這款洗衣機被淘汰了?內行闢謠狂讚「3大優勢」:捨不得換
2021-11-02 17:08習近平推「共同富裕」等於拿刀自砍?經濟專家:中國GDP將落後美國
2021-11-02 15:46刷存摺驚見「5000元搶劫費」!她得知真相笑翻:原來每個月都有
2021-11-02 14:50劇組沒錢拍戲演員跑一半只剩他!被導演相中當主角成一代影帝
2021-11-02 11:29「舉重女神」郭婞淳首登雜誌封面!秀超狂「冰塊腹肌」全網讚嘆
2021-11-02 10:17年薪不用百萬也能入住台北市?專家曝「這3區」最多小資族入手
2021-10-28 12:14爆料與「英特爾新CEO」會面內幕!張忠謀:他對台積電很不客氣
2021-10-27 10:59他靠虛擬貨幣1年「16萬暴賺千萬」!躺著數錢竟嘆:對生活迷茫了
2021-10-27 17:36航運股連3月下跌不見底!內行反手做空賺很大?網傳「航海王」早跑了
2021-10-18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