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報酬戰勝匯損,分散投資仍為王道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六月投資市場加入以色列與伊朗短暫的交火干擾,所幸很快達成停火協議。貿易戰部份,7/9美國對等關稅協商期限前所釋出的訊息偏正面,尤其中美雙方有更進一步實質性的進展,再加上AI科技題材繼續發光,美股再創新高並引領全球股市齊揚。

就海外基金績效,理柏資訊統計的六月台幣相對美元升值2.59%,低於五月的6.72%,因此海外基金換成台幣報酬的匯損侵蝕比五月為輕。而且受惠於股市漲勢普遍戰勝台幣匯損,因此總計六月台灣金管會證期局核備的965檔境外基金(包括股、債、平衡型、票券、另類投資)平均上漲0.76%,其中,624檔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1.40%,55檔混合資產(平衡型)基金平均上漲0.78%;264檔債券型基金則平均下跌0.59%、(理柏資訊,台幣計價至6/30)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展望七月就會碰到美國對等關稅暫停實施90天之到期期限(7/9),目前市場仍預期白宮可能會在期限後繼續延長。而參議院正在投票審核大而美法案,企業和投資人也需要些時間評估其各項政策對於財政、經濟甚至貨幣政策的影響。正巧七月將有國際貨幣基金將更新全球經濟展望,而且美國企業也將公佈第二季財報,可望為混亂的局勢指引更明朗的方向。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投資人可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以全方位、分散的投資組合應對下半年很多不確定性將逐漸塵埃落定的投資局勢,核心配置首選平衡型基金、複合債及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廣納收益機會並防禦股市漲多拉回。股市持續看好長線趨勢正向的科技及創新科技產業,非美元資產看好全球債券型基金、日本及印度股票型基金,或是納入日圓避險、澳幣避險及歐元資產,提高投組多樣性。

主要股票暨產業型基金:各股市普遍上漲、科技持續領漲
六月各區域股票型基金以無須承受匯損的境內台灣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6.95%領先,亞洲和新興市場各區股票型基金表現優於成熟市場。就產業基金部份,防禦型的公用事業表現居後,地緣政治風險降溫也讓黃金貴金屬型基金漲勢暫歇。反觀科技、天然資源及生技產業型基金表現亮麗。
根據Factset(6/27)統計,史坦普500企業第二季獲利預估僅成長5%,然而如通訊服務(+29.4%)、科技(+16.6%)、公用事業(+5.2%)等類股獲利可望高於整體大盤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馬修‧席歐帕指出,未來可望在各行各業看到AI代理,實體AI雖較遙遠但進展快速,機器人技術和自動駕駛等領域應能有更多進展。在川普關稅上,關稅對硬體、半導體的影響較大,供應鏈的重組或製造業回流將不可避免,此將提高生產成本並打擊需求。所幸,AI基礎設施為更具韌性的領域,因投資AI是大型雲端運算企業、資料中心的重點戰略,而網路服務、軟體、媒體對關稅的防禦性也較強。

主要債券及平衡型基金:平衡型與新興市場當地債表現領先
六月除了歐洲債券型基金有歐元升值的匯兌收益貢獻,平衡型與新興市場當地債亦表現領先。
美國經濟數據雖然略顯疲態,但仍強韌;通膨數據普遍有小幅上升,但幅度比預期為輕,再加上聯準會官員陸續有偏鴿派談話,強化市場對降息的期待,此為債券市場樂見的投資氛圍。只是卡在大而美法案可能造成美國財政赤字惡化的壓力,對於美國長天期債券的威脅仍存。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暨全球穩定月收益基金(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陶德.布萊頓(Todd Brighton)表示,目前股市、債市及利率風險平衡,聯準會貨幣政策還有不確定性,不過經濟至少可避免衰退且企業仍有能力創造獲利成長。儘管關稅造成的影響還待觀察,但各產業中的領導者將最有能力能因應關稅變化作調整。作為收益型投資人,往往需要逆向投資的思維,評估企業長期價值並在等待中找尋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放眼全球,多有央行因通膨降至目標而持續降息、財政政策嚴謹且公債殖利率高於美國的機會眾多。不論亞洲、歐洲、拉丁美洲甚至非洲等國當地公債伴隨的貨幣部位,多可望受惠美元貶值趨勢,而有匯兌收益空間可以期待。
[[注意:本基金之主要投資風險除包含一般固定收益產品之利率風險、流動風險、匯率風險、信用或違約風險外,由於本基金有投資部份的新興國家債券,而新興國家的債信等級普遍較已開發國家為低,所以承受的信用風險也相對較高,尤其當新興國家經濟基本面與政治狀況變動時,均可能影響其償債能力與債券信用品質。基金投資均涉及風險且不負任何抵抗投資虧損之擔保。基金配息不代表基金實際報酬,且過去配息不代表未來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