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信心動搖?防川普政治施壓 歐洲、英國央行傳模擬「去美元化」情境

發布時間:2025/07/21 11:09:26
更新時間:2025/07/21 11:09:26
FaceBookcopyLinkLine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反覆無常、積極施壓他國的美國總統川普,讓各傳統盟友提高警覺;最近英國央行就傳出「私下要求」部分大型銀行,評估美元曝險狀況,以及模擬一旦美元供應遭到中斷時,是否能安然渡過危機等消息;此舉似乎暗示著,各國已經開始評估「去美元化」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快新聞/信心動搖?防川普政治施壓 歐洲、英國央行傳模擬「去美元化」情境
路透社報導,英國央行開始私下要求大型銀行模擬「美元斷供」的情境。(示意圖/擷取自Google Maps)

玩過頭了?自川普上任以來,積極施壓過去美國的傳統盟友國家;例如對各國課徵高額對等關稅,以及揚言減少軍事援助等,一連串行徑已經提高了其他國家的警覺;如今傳出歐洲央行與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都開始要求金融機構,評估自身對「美元供應」的依賴性,以及一旦「美元斷供」等極端狀況發生,各家銀行可以支撐多久等消息。

據路透社獨家報導,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透露,之所以歐洲國家會出現這種擔憂,在於川普一再對聯準會FED展開干涉、甚至對人事「指手畫腳」;一旦聯準會徹底喪失貨幣政策獨立性,未來美國可能會以「美元流動性」當作政治武器,逼迫其他國家就範;因此各國才會展開金融機構「去美元」的情境模擬。

據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球貨幣與衍生品名目,合計價值約為130兆美元;且其中約90%交易都是用美元結算,每天就有約4兆美元(約117.7兆新台幣)的貨幣兌換合約在世界各地成交,凸顯各國對美元交易的極度依賴。

對於路透社的獨家消息,至截稿時美國聯準會尚未發表評論;英格蘭銀行,以及巴克萊(Barclays)、匯豐(HSBC)與渣打(Standard Chartered)等英籍跨國商業銀行,通通「拒絕回應」;白宮方面強調,在川普的領導下,美國股市、債市都有「顯著回彈」,足以證明市場對美國經濟與美元地位的信心「不可動搖」。

消息人士透露,如今銀行業高層特別擔心,若一家「非美國」銀行發生美元短缺問題,受川普影響的FED,恐怕不會再像過去一樣提供「堅定支持」;一旦銀行發生存戶恐慌、擠兌狀況,無法獲得足夠美元支持的銀行,很可能因此破產,進而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

1930年「經濟大蕭條」初期,恐慌的民眾紛紛將銀行存款取出,造成數千家銀行資金斷鍊、宣告倒閉,進一步加劇大蕭條的嚴重程度。

如今各國央行對美國提高警覺,恐將削弱美元過往的獨霸地位;後續將對全球金融體系帶來何種影響?只有時間能夠證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