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購族花1100萬買到「900萬的房」!專家曝惡質房仲「養套殺」手法
財經中心/徐詩詠報導
不少購屋族在尋找中古屋物件時,會仰賴房仲來協助尋找適合物件,若順利成交後則會付成交總價1至5%的手續費給業者。不過,日前傳出有不肖業者利用話術,哄抬屋價讓消費者白白多花200萬才成交,對此,房產專家「賣厝阿明」指出買房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冷靜,才不會被房仲牽著走。

針對中古屋交易潛藏陷阱,賣厝阿明在臉書粉專撰文,分享一對購屋族夫妻的慘痛教訓。該夫妻指出:「握著剛簽完的合約,心裡卻沒有想像中的喜悅。這本該是我們全家最開心的時刻,終於在淡水新市鎮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但賣方那個藏不住的笑容,卻讓這份喜悅蒙上一層陰影。這個價格以後會漲的啦!賣方的這句話像根刺,深深扎在心裡。事後查閱實價登錄才發現,同棟樓其他戶別成交價平均只要900萬,我們卻花了1100萬。這200萬的差距,是我們夫妻加班熬夜、省吃儉用5年都存不到的數字。」

該夫妻續指,當初房仲信誓旦旦說:「屋主堅持1200萬、現在不買以後更貴,當時實價登錄上確實沒有近期成交紀錄,我們就像待宰的羔羊,從800萬一路被哄抬到1100萬。最諷刺的是,後來發現對面鄰居才花900萬就買到相似的房子。」對於上述案例,賣厝阿明列出給首購族的5點建議,包括:「1.堅持查閱完整實價登錄,不要只看房仲提供的部分資料;2.對現在不買會更貴這種話保持懷疑;3. 設定自己的價格底線,不要被牽著鼻子走;4.多方比較不同房仲的說法,找出最接近市場的價格;5.簽約前一定要冷靜思考,不要被營造的搶購氛圍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