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南部時雨量破百多可怕? 氣象署1張圖說明強降雨體感程度
即時中心/蔣巧薇報導
受西南氣流影響,今天(2)日台南1小時雨量飆破100毫米,導致多處發生積淹水災情。中央氣象署公布各種時雨量比較圖,說明強降雨體感程度,當時雨量超過80毫米以上,強降雨程度就像天空快掉下來一樣,會有淹水、土石流等災害,即便是全台排水設計負荷最高的台北市也難以負荷,而時雨量100毫米以上,等同極端等級,極易致災,是相當極端且可怕的降雨強度。

氣象署說明,當時雨量達到20至30毫米,即便開車將雨刷調到最快,視線仍然不良,撐傘還是會淋濕部分身體,路邊地勢較低處開始積水;30至50毫米,雨勢激烈,像倒水桶一般,路面開始明顯積水;50至80毫米,雨勢像瀑布一樣,雨傘已幾乎沒有作用,開車視野非常差,通常已超出一般城市排水系統的負荷;80毫米以上,讓人感受到壓迫感和窒息感,好像天空快掉下來一樣,基本上大多數城市的排水系統都難以負荷,容易發生淹水、土石流等災害。
而時雨量100毫米以上,等同極端等級,極易致災!氣象署說明,台灣相對於世界是個相當多雨的地方,就連台灣只有在特殊且極端的天氣事件中才會看到這個數字,許多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因此時雨量破100毫米,可以說是相當極端且可怕的降雨強度。
至於「時雨量(60分鐘雨量)」為何特別重要?氣象署指出,比起日雨量,「時雨量」更能反映降雨強度,同樣是30毫米的雨,在一天內、1小時內或10分鐘內下完,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恐造災害也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