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與製造業務穩定成長 這一檔受無人機帶領起飛

發布時間:2025/08/04 16:10:45
更新時間:2025/08/04 16:10:45
FaceBookcopyLinkLine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國內的航太維修與製造業務--長榮航太(2645), 透過漲價因應供不應求,展望隨機隊保有量提升、GE維修量能擴充與GE引擎維修賠損認列完畢,加速成長。在國內的引擎製造業務穩定成長,空巴零組件與軍用商規無人機潛在市場大。加上受惠MRO漲價與引擎維修損失影響減少+空巴與無人機製造挹注。以22倍本益比,預估2026年EPS 8.0元,因此元大投顧給出目標價175元,買進評等。

維修與製造業務穩定成長  這一檔受無人機帶領起飛
長榮航太股價創兩年多來新高(圖/長榮航太官網)

引擎製造穩定成長,空巴業務挹注+無人機大型標案商機龐大
製造業務成長來自1) GE引擎交付量估以9.5% CAGR提升至2025年3,982具,並以高個位數持續年增至2030年。2) 打入空巴供應鏈。於2027年觀音廠擴產建置完成,將生產空巴機體零組件。3) 國防部第二波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總預算估達725億元。初步預估將貢獻長榮航太2026/27年營收10/92億元,推升2027年營收年增53%,無人機營收比重達31%。除營收貢獻外,生產製造稼動率提升將大幅改善其毛利率。也因為國防部無人機訂單加持,讓長榮航太股價創下二年多來新高,今天來到130.5元。

維修與製造業務穩定成長  這一檔受無人機帶領起飛
長榮航太股價衝高創掛牌以來新高(圖/奇摩股市)


維修業務穩定成長、製造業務受惠GE/空巴與軍用無人機
長榮航太受惠三大成長動能,包含1) 漲價帶動維修業務成長。2) 發動機維修走出營業損失認列陰霾,2026年隨GE擴大全球MRO量能重返成長。3) 空巴機體業務與軍用商規挹注2027年營收/獲利成長。其中軍用商規整體規模估達725億元,估有望帶動2027年營收年增53%/EPS年增47%至11.7元。預估長榮航太2025/26年EPS年增14%/43%至5.6/8.0元。公司三年平均本益比19倍,考量公司打開空巴機體零組件與軍用商規無人機市場。以22倍本益比與2026年EPS得目標價175元,給予買進評等。

長榮集團旗下小金雞長榮航太2023年3月14日以每股68元掛牌上市,是長榮集 團第六家上市公司,長榮航太創立於1997年,原本隸屬長榮航空的機務本部,創辦人張 榮發秉持飛機要自己維修才安心的原則,讓長榮航太一路成長茁壯, 不但能維修長榮航空、立榮航空的所有飛機,全日空、韓亞航空、優 比速航空(UPS)及亞特拉斯貨運、奧地利航空等也是長期客戶,長 榮航太已躋身為全球第八大維修廠,維修合約訂單都以五年、十年為 主,訂單能見度高。

長榮航太除維修飛機外,製造事業部也締造第二成長曲線,觀音製 造廠替客戶波音、GE製作Leap發動機燃燒筒,為空巴A320 neo及波音 B737 MAX等兩機型使用,透過真空電子束焊接等技術,技術含量在國 內航太產業供應鏈居領導地位,市占率逾五成。


國防部軍備局預訂明、後年籌獲4.87萬架無人機,行政院經濟部航太小組官員也有意再增購近5萬架無人機,增強社會防衛韌性,市場人士指出,長榮航太除是國防部第一波無人機得標廠商外,也具有整機製造能量,後市可望受惠。

長榮航太第2季財報預計在8月11日公布。長榮航太6月營收16.15億元、月增近6%、年增約30%,上半年合併營收88.59億元、年增15%,第1季稅後盈餘5.5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49元。市場法人指出,第2季受到新台幣強勁升值影響,長榮航太恐有匯損,但本業獲利表現仍正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