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超高壓變電所」擬進駐桃園遭居民反對! 興建理由台電全說了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近10年來,桃園市用電戶數成長率達17.4%;用電量近300億度,約占全國用電量超過10%。為兼顧產業發展與供電穩定,台電規劃於桃園市觀音區忠富路大湖段,興建「觀園超高壓變電所」,直接引入大潭電廠電力;同時,採用「屋內型」設計,有效阻隔電磁場,使得對於民眾的影響降至最低。台電認為,此舉不僅兼顧用電需求,也能融入社區環境。但由於周遭居民對變電所仍有疑慮,因此台電也表示,將持續強化地方溝通,爭取民眾認同。

台電說明,變電所的功能,是將電力進行轉換與分配;如同城市供水系統的配水池,必須靠近用戶端,才能有效率地供水。因此,變電所必須設置在負載中心,而非發電廠區,以避免長距離輸電,帶來的風險與損耗。尤其,超高壓變電所為電力供應的樞紐,故必須位於整個供電轄區的核心。
台電進一步指出,目前大潭電廠的電力,主要經由新竹湖口竹工變電所、送至桃園龍潭變電所、最後才分配到南桃園各區域型變電所。這種長距離輸送模式,不僅會造成電力耗損,也增加了輸電線路發生事故的風險。
而針對民眾關切的電磁場議題,台電則表示,觀園變電所將採新一代「屋內型」設計,主要電力設備均在屋內,電磁場可有效被建築結構體阻隔;同時,亦將採取高標準監測與防護措施,並公開透明呈現數據,消除居民疑慮。近年亦持續積極辦理變電所參訪,藉由實地解說互動及量測電磁場,增進民眾對變電所的認識理解。
有關民眾質疑,觀園變電所用地面積4.9公頃,是為了規避環評門檻一事,台電則澄清說,觀園變電所用地,屬於非都市計畫區;依據「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工廠、園區開發案的環評門檻,確實以開發面積衡量,但變電所則是以鄰近國中小、以及與醫院的距離是否超過50公尺來判斷。因此,環評門檻與用地面積無關。
台電最後承諾,將秉持透明溝通原則,讓居民充分了解電力建設是為滿足地方用電,爭取理解與支持。台電也會嚴格遵循國家法規,並採行多重保障措施,確保變電所及鄰近居民的安全,為桃園提供安全、穩定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