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親自下鄉拜託 日股改革奏效 台日連結水到渠成

發布時間:2025/10/03 17:49:28
更新時間:2025/10/03 17:49:28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財訊雙週刊

 台灣和東京證交所共同努力下,終於成立了台日跨境連結式ETF,東證社長岩永守幸覺得欣慰且意義重大。東證同時持續推動市場健全,以因應愈來愈旺盛的投資需求。

《獨家專訪》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親自下鄉拜託 日股改革奏效  台日連結水到渠成
台日證券市場連結水到渠成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由野村投信發行的「野村日本東證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9月18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台灣首檔台日雙向跨境連結式ETF,東京證券交易所社長岩永守幸特別飛來台北參加掛牌儀式。他和台灣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是老朋友了,事先兩人還約定要打金色領帶,「因為金色象徵雙方資本市場合作邁入嶄新、璀璨的新階段。」

另外「野村台灣創新科技50 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18日也由日本野村資產管理公司以連結式基金模式,在東京證交所掛牌上市。看來水到渠成,但林修銘指出,這次雙邊掛牌合作過程中,其實克服了法規對接等許多挑戰。

強化資本市場 漸扭轉困局

去年12月,金管會公告日本為我國承認的境外ETF基金註冊地和基金管理機構所在地,開放投資業者可以在台灣發行連結日本的ETF,雙方深厚的合作基礎終於展現了成果。

岩永回顧指出:「台灣證交所可以簡稱TSE,東京證交所也是TSE,我們本來就很有緣分,台灣證交所一直也是我們關係緊密的交易所之一。我進交易所40多年來,和台灣的交流頻繁,不過以往合作主要還是人員交流、資訊交換、共同推廣活動等層面。大約10年前,雙方開始思考是否能設計一些資本市場相關的計畫,讓兩地連結更緊密。這次我們一起排除各種困難,實踐資本市場的合作,所以特別覺得有意義。」

《財訊》雙週刊指出,近3年來日股受到全球關注,交易熱絡,投資人的需求也開始浮現。最近日股頻創歷史新高,岩永認為最主要原因是,日本經濟擺脫了近30年的通貨緊縮。長期通縮的情況下,日本民眾認為把資金存在銀行比投入股市更划算,因為銀行存款不會減少,但股票可能下跌。直到約3年前,物價與工資開始上揚,日本企業業績也連續四年創下歷史新高,造就了股價走高的環境。東證全力協助強化日本公司治理,提高企業價值,則扮演了助攻的角色。

東證先前已經實施延長交易時間等多項改革措施,現在繼續主動出擊,向企業經營者「拜託」:能不能更關注公司的股價、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因為企業有好的業績,才能支撐股價;同時如果投資人看到企業重視股東利益的經營方針,就會期待公司未來的表現,放心投資。

親訪700家企業 請求改革

至於「拜託」的方式,第一步是發送通知文件給上市公司,要求企業按照其中的內容辦理。但這些文章的內容往往抽象、冗長又難懂,因此岩永親自到各地對企業說明。他已經跑遍日本37個都道府縣,從北海道到九州,和大約700家公司的社長見面,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通知文件的內容,表現出和企業站在一起努力的姿態。

岩永說:「有的社長不知道資本成本是什麼,甚至覺得股價和自己無關,因為股價是市場決定的。」嚴格來說,股價的確由市場決定,但岩永會苦口婆心地告訴他們,社長有義務去思考公司未來的方向,制定清楚的經營方針,並且讓市場知道。據岩永的觀察,能確實理解資本市場並自行制定策略的企業大約只占兩成多,東證會盡力讓剩下的7成也逐步改善。

雖然這樣做很辛苦,但岩永卻覺得很開心,因為能直接和社長們面對面溝通。很多社長過去從來沒見過感覺高高在上的東證社長,尤其聽到岩永說:「我不是空降部隊,而是從交易所的基層做起的,我的老家也不是在大都市。」對方逐漸卸下心防,覺得有共鳴,接下來就會談得很順利,也願意一起努力。

《財訊》採訪得知,東證希望提升日本上市公司的品質,讓民眾能長期安心投資日本企業,因此繼續要求企業經營時要以資本效率為導向。在這樣的呼籲下,企業開始併購,或吸收旗下上市企業成為子公司,或經營者出資買回股份等,都會導致部分公司下市。雖然東證上市企業數量減少,但如果是為了提升企業價值,岩永並不在意,畢竟更重要的是企業品質。

公司重視市值 投資人放心

除了對企業下工夫,對於個人,東證也實施推廣投資的措施。因為日本散戶投資人只占2到3成,還需要宣傳和教育。岩永發現日本投資人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以前散戶多半是有錢的年長者,但受惠於NISA(小額投資免課稅制度),投資收益最高免稅額為1800萬日圓,年輕人紛紛開設NISA投資帳戶。而且他們不是因為有閒錢,而是強迫自己每個月投資大約50000日圓,希望自己慢慢存退休金。資料顯示,年薪不到500萬日圓(約台幣102萬元)的人,有7成開設了帳戶。

當然股價有漲有跌,但如果企業經營者重視資本成本和股價,明確提出經營方針,投資人就會放心。愈來愈多年輕人也知道「長期、分散、定時定額」才是王道,因此當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加徵關稅,股市大跌時,年輕投資人反而認為這是逢低買進的好機會。

《獨家專訪》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親自下鄉拜託 日股改革奏效  台日連結水到渠成
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親自下鄉拜託 日股改革奏效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東證並不以此為滿足,為了使公司經營更健全,還要針對新創公司調整制度。以前新創公司申請掛牌上市後,不少經營者就出售手上的股票套現,買名車、住豪宅,不再為公司的成長而努力,結果導致股價大跌。

岩永說:「很多經營者認為上市的原因是提高知名度、方便招募員工、容易取得銀行貸款,但這些只是上市帶來的效果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透過資本市場籌措資金。投資人願意出錢是基於信任,相信業績和企業價值會提升,因此公司上市後必須持續努力經營來回應投資人。」東證計畫修改規則,目前是在Growth市場上市後10年內,市值不到40億日圓將被強制下市;未來計畫修改為5年內市值要達到100億日圓。

台灣和東京證交所的共通點是,有很多值得長期投資的優質企業,也因此吸引外資投資,雙方也持續努力提升企業價值。東證歡迎亞洲企業到東京上市,提供日本人投資外國企業的選擇。從這一點來看,和台灣或許處於競爭關係,不過最後還是取決於企業對業務等綜合的經營考量,也可以在台灣先上市,再到日本上市。未來台日間還會有什麼合作,又會出現哪些競爭,值得期待。…(更多精彩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747期


延伸閱讀:

台灣硬體基礎雄厚 但想搶進人型機器人市場,有哪些技術缺口?

矽光子未來應用不會只有AI 3個領域成焦點、這項技術可望先落地

一場臨時記者會 豐田章男親揭對台灣車迷與市場的用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