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劉建國揭「黑心豬腸」2大盲點 食安辦研議「雙氧水」納管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
「百威食品公司」日前被查獲以工業用雙氧水將變質的豬腸漂白出售,初步發現超過3,000公斤問題豬腸供貨至下游業者,最後流入台北、桃園、屏東與高雄,多家小吃攤也因此受害。今(13)日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中點出黑心豬腸案的2大盲點,包括「百威未登錄食品業者」及「工業用雙氧水不在列管清單」;對此,食安辦主任許輔也回應,未來將研議是否將「雙氧水」納入化學物質的管制範圍中,強化「食安五環」。

北市衛生局查出,屏東「百威食品」工廠使用工業級雙氧水清洗變質的豬腸,以增亮外觀,並流入全台各地部分肉品;據衛福部食藥署配合地方衛生局與檢調單位的統計,一共查出未流入市面的1萬2,604公斤黑心豬腸、下架2,430公斤問題產品,此外,還有784公斤產品已經售出。
劉建國指出,百威公司有行食品加工之實,卻沒有登錄食品業者,更是在近5年內大量購買工業用雙氧水,「這種情況明顯不合常理」;但卻因工業用雙氧水不在列管清單,環境部與衛福部無法掌握,因此他質疑,「難道只有列入『關注化學物質』才能監管嗎?」
對此,許輔也承認,從畜牧業到食品加工的銜接管理,權責分工「有待加強」,並直指,針對百威公司有食品加工的行為,卻未登錄為食品業者,且營運了10、20年,是因為業者自認屬於農業管理體系,但實際從事的是分切與處理等食品加工行為。
許輔進一步說明,正規食品業者所使用的食品添加物等級的雙氧水,為政府列管的化學物質;但工業用雙氧水卻未被列入「關注化學物質」名單,因此未能掌握到業者購買其的用途及流向,他並指出,「若業者聲稱用來清洗地板或其他用途,應留下紀錄,供地方衛生局查核。」
最後,許輔直言,經過本次黑心豬腸食安事件後,未來將研議是否要把工業用雙氧水納入管制範圍,以強化「食安五環」。
「食安五環」為前總統蔡英文所提出的政策,以5大面向來加強食安管理,分別為「第1環、源頭控管」、「第2環、重建生產管理」、「第3環、加強查驗」、「第4環、加重黑心廠商責任」、「第5環、全民監督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