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鄭麗文「普丁非獨裁」延燒! 吳靜怡批:若藍營執政恐動搖台灣同盟

發布時間:2025/11/03 14:29:51
更新時間:2025/11/03 14:29:51
FaceBookcopyLinkLine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聲稱「普丁不是獨裁者」並指「俄烏戰爭因北約東擴而起」,引爆輿論風暴。對此,政治評論員吳靜怡痛批,鄭麗文的說法幾乎複製克里姆林宮宣傳框架,顯示國民黨長期陷於「地緣幻覺症」,誤以為安撫強權可換和平。她警告,若藍營執政恐動搖台灣民主同盟路線,削弱歐洲對台信任與外交支持,使台灣陷入國際價值坐標錯亂的危機。

快新聞/鄭麗文「普丁非獨裁」延燒! 吳靜怡批:若藍營執政恐動搖台灣同盟
政治評論員吳靜怡。(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近日接受《德國之聲》(DW)專訪時表示,「普丁不是獨裁者,他是民主選出的領導人」,並指出「俄烏戰爭的根源在於北約東擴,如果北約早放棄讓烏克蘭入會,就不會發生戰爭」。此番言論一出,立刻引發各界批評與關注。

政治評論員吳靜怡今(3日)在臉書痛批,鄭麗文的說法幾乎完整複製了克里姆林宮過去三年的國際宣傳框架,並指出這不僅是單一外交失言,更可能對台灣整體國際形象造成傷害。她指出,歐洲企業在台累積投資超過730億歐元,台灣常被視為亞洲民主自由陣營的一員,與烏克蘭共享「被威權國家壓迫」的符號意義。然而國內主要政黨領導人發出與這一敘事不同的聲音,可能讓歐洲觀察者質疑「台灣是否與我們在同一陣線」,形成價值坐標錯位。

吳靜怡批評,鄭麗文的發言揭示了國民黨長期的「地緣幻覺症」,認為世界仍停留在「大國協商、勢力平衡」的舊秩序,只要不惹強權就能換取和平,但烏克蘭正是這種幻覺的受害者。她進一步指出,若藍營重新執政,台灣是否仍會堅持民主同盟路線將引發國際懷疑,恐導致歐洲對台政策信任下降,智庫及議員與藍營政治人物互動減少,外交支持也可能趨緩,歐洲議會對挺台決議的優先度降低。

烏克蘭安全與防務專家Alexander Khara在社群媒體上公開表示,「很可惜,台灣最大政黨的領導人竟持有與莫斯科、北京無異的觀點」。此外,歐洲與台灣多家媒體報導,鄭麗文的言論已在歐洲外交圈引起疑慮。吳靜怡強調,「Cheng Li-wun」這個名字近期在國際外交圈非常引人注目,警告鄭麗文揭開的不只是國民黨的地緣幻覺症,更是台灣若失去價值指南針,將在國際上迷航的前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