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華新科...被動元件股價翻身!AI帶動結構性成長 台股老手看好「這3檔」

發布時間:2025/11/05 12:37:31
更新時間:2025/11/05 12:37:31
FaceBookcopyLinkLine

撰文‧陳唯泰

2023年全球AI發展大爆發以來,台股已有多個族群受惠,近期延伸到傳統的被動元件。在大漲一波後,後續發展方向為何?還有哪些個股值得留意?

和記憶體鹹魚翻身的情境類似,沉寂多年的被動元件,近期股價如鯉躍龍門似地跳漲,這波漲勢還能延續下去嗎?

國巨、華新科...被動元件股價翻身!AI帶動結構性成長  台股老手看好「這3檔」
國巨、華新科...被動元件股價翻身!AI帶動結構性成長 台股老手看好「這3檔」

 從供需來看,受到AI伺服器與電動車對於高階被動元件的需求增加,加上筆記型電腦、手機的庫存降至低水位,下游廠商有補庫存的需求,使得被動元件需求有逐漸回溫的跡象。

供給面上,因日系大廠如村田,韓國大廠如三星的生產戰略轉移,專注於最高階的電動車(EV)、工控領域,並持續減少或停產中低階標準品。給了台灣廠商擴大市占率的機會。

這一波被動元件的漲勢,背後原因來自於兩個,一是消費性電子景氣循環復甦,使得標準品價格谷底反彈,屬於雨露均霑式的上漲。

而在這波漲勢告終之後,可能會歷經一段修正,接下來則是由高階應用驅動的結構性成長。

高階被動元件報價上漲

受惠於AI伺服器、電動車等新世代科技崛起,高階積層陶瓷電容(MLCC)、鉭質電容、高功率電感等高階被動元件,部分型號出現供給短缺、交期拉長的現象,帶動報價上漲,這是未來漲升的主軸,也可望維持較長的時間。

依產品區分,國內的被動元件公司可分成電容、電阻、電感以及通路材料商四類。其中國巨(2327)、華新科(2492)是全球市占率前兩名的公司,產品線齊全,是這一波景氣復甦的最大受惠股。

從2000年開始,國巨便左右開弓展開大舉併購,先是透過併購飛利浦(Philips)的被動元件事業群,取得MLCC和電阻技術,確立在被動元件的龍頭地位,再陸續併購美國普思電子與基美電子,切入磁性元件、取得高階陶瓷電容、鉭質電容等技術,使國巨的鉭質電容躍為全球市占率第一。接著又再併購台灣的奇力新,整合電感產品線。

今年,國巨依舊沒有休息,在成功併購日本芝浦電子,取得熱敏電阻為主的溫度感測器技術之後,近期,國巨正在收購茂達(6138),切入電源管理IC和風扇馬達驅動IC技術,強化AI伺服器與高階電源模組市場。依股票分割後的流通股數,法人預估今年及明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分別約為11元及14元。

相較於國巨的積極併購,華新科則聚焦於高階利基產品、強化垂直整合及分散生產基地。華新科一面積極擴展高階車用MLCC與晶片電阻產能,鎖定電動力傳動等核心系統;同時發展高壓、高容MLCC,用於穩定AI晶片的高功耗運作,產品在AI伺服器電源的滲透率增加,今年已占營收一成以上;加上整合最上游材料陶瓷粉末廠信昌電(6173),與下游射頻元件廠佳邦(6284),華新科已建立上中下游一條龍的競爭優勢。

AI加持 小廠具國際競爭力

除了這2檔龍頭股,被動元件族群還有以下3檔值得留意。

鈺邦(6449)專注於導電高分子固態電容,由於主力產品捲繞型固態電容,非常適合應用於高電流、高熱負載的環境,因此被廣泛應用在AI伺服器GPU平台,目前輝達(NVIDIA)、超微(AMD)都是鈺邦的客戶。法人預估今年及明年的EPS分別為7及12元。

臺慶科(3357)是電感利基型廠,針對AI伺服器、網通設備對大電流、低損耗電感的需求,開發出跨電感穩壓器(TLVR, Trans-Inductor Voltage Regulator)電感,主要用於AI/GPU平台的高電流電源管理,且已進入量產階段。另外DDR5記憶體模組的電感用量與規格提升,以及車規等級高階電感,都是未來營收成長的動力。法人預估今年及明年的EPS分別約為9及11元。

興勤(2428)則是保護元件大廠,核心產品為熱敏電阻、壓敏電阻等保護元件,用於過電壓、過電流、過溫度保護。因應電動車設計,推出相關的保護元件產品,目標在2030年將車用產品營收占比提升至三成。

此外,興勤也搭上AI班車,開發適用於AI伺服器的電源供應和液體冷卻系統中的溫度偵測與保護元件,未來三至五年,AI應用占比可望逐步提升至10%。法人預估今、明年的EPS分別約為12及13元。

台灣被動元件產業發展良好,競爭力不輸國際大廠,投資人不妨趁拉回時檢視投資機會。


(本文作者為證券分析師,現為仲英財富投資長)

延伸閱讀:

明年滿65歲才能領勞保年金!試算60、65、70歲月領多少?他延後請領卻悔嘆:浪費最有活力的5年


COP30倒數看重點!全球都在為氣候資金傷腦筋,專家解析台灣如何為氣候調適找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