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花蓮明利村鬆口氣了!水利署搞定馬太鞍溪改道工程 成功防堵河水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鳳凰」颱風近日挾帶強風豪雨,造成多地慘重災情;其中,不久前才因堰塞湖溢流、躍登全國版面的花蓮馬太鞍溪,再次出現溪水暴漲現象,從11月10日傍晚起,就有龐大泥流沖進萬榮鄉明利村。但經濟部水利署今(13)傳出好消息,經徹夜趕工,已於凌晨3點成功改道、改道馬太鞍溪河道,使河水不再進入明利社區;而水利署也指,將展開後續復原工作,讓居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而對於外界近期的批評、指教,水利署也說「虛心接受」,但同時亦強調,面對極端氣候,水利署始終秉持最大努力全力防汛與搶救;其中力未能及的部份,「盼各界能予以理解」。
水利署接著說明,關於花蓮萬榮鄉明利村淹水事件,先是10日傍晚傳出萬榮鄉河水溢流消息;水利署第一時間就動員人力,出動相關人員、機具到場緊急處置。與時間賽跑,搶險工作計完成導水路1公里、封堵無堤防的溢流點300公尺、投入4.3噸鼎塊500顆,共計動員人力127人次及重機具92輛次。

水利署續指,自10日晚間8點起,歷時55小時不間斷努力,終於在今天凌晨3點,成功改道及封堵,使河水不再沿道路漫流進入社區、已無淹水情形。後續將加強培厚封堵段;另,道路淤泥尚待清理,環境清潔為今日另一個工作重點。水利署承諾,各單位將共同努力,協助民眾早日恢復家園。
水利署另也表示,自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以來,該溪河床大量泥砂,目前仍待清淤;整體水系防洪挑戰極為艱鉅,水利署同仁夜以繼日、幾乎不眠不休,在人力與機具極限調度的情況下,仍然全力搶修。水利署指出,僅用11天,即完成馬太鞍溪下游2860公尺臨時土堤復原與加固作業;截至11月9日,更已完成約203萬立方公尺的河道疏濬(大幅超出原預計進度之38.61萬立方公尺)。
針對上述成就,水利署歸功於這段時間,前線同仁不分晝夜守在工地,只為趕在颱風鳳凰來襲前強化防護;最終,讓光復鄉兩千多名居民,在風雨中受到的衝擊大幅減輕。
最後,水利署強調,面對極端氣候與自然環境變遷挑戰,署內同仁正以最大的努力堅守崗位,全力守護地方安全。水利署重申,並非擁有無限人力及機具,因此馬太鞍溪防汛與搶災,是全署總動員、跨分署支援的持續投入。「期盼社會大眾能理解前線同仁的辛勞,給予更多支持與鼓勵,讓防災體系能持續堅韌運作」,水利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