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台美關稅拍板!鬼頭刀外銷重挫 20%稅率漁民嘆:比日韓還高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
台美關稅談判今(1)日終於拍板,總統府證實,美方通知我方駐華府談判團隊,台灣的暫時性關稅定為20%。對此,漁業界憂心忡忡,尤其是主力出口美國的鬼頭刀恐首當其衝。全台鬼頭刀有七成外銷美國,主產地包含宜蘭南方澳、台東新港與屏東東港。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直言,20%關稅遠高於日、韓與中南美國家,恐怕讓台灣漁產品失去價格競爭力,盼未來稅率能再下修。

歷經數月協商,台美關稅談判終於在今(1)日上午傳出結果。總統府稍早證實,美方已正式通知台灣駐美談判團隊,決定我方產品「暫時性關稅」稅率為20%,這無疑對台灣部分出口產業造成句大衝擊,特別是漁業界首當其衝。
受到衝擊最深的,便是主要出口美國的鬼頭刀,根據農委會資料,全國約有七成鬼頭刀產量是外銷至美國市場,主產地分布在宜蘭南方澳、台東新港及屏東東港,其中南方澳一地就佔全國總產值三成。然而,20%的關稅新制上路,恐將大幅削弱台灣漁產在美市場的競爭力。
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接受訪問時坦言,「20%的稅率的確偏高,不但比日本、韓國還高,也比中南美洲國家高很多。」他指出,鬼頭刀雖為外銷重要魚種,但轉往其他市場並不容易,尤其台灣魚貨品質雖佳,卻仍需與價格競爭者較勁。「美國市場本來是價格穩定的出口管道,如今課稅過高,價格勢必難以與其他國家抗衡。」
陳春生強調,鬼頭刀捕撈多集中在東部海域,是當地不少漁民生計的命脈,如今因關稅提高而可能面臨削價競爭,對產地與第一線漁民都是不小的打擊。他也呼籲政府持續與美方協商,爭取在正式稅率拍板前進一步調降稅負。
儘管這項20%的稅率目前屬「暫時性」,但業界普遍認為,若未來無法進一步調整,將長遠影響整體漁業出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