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ANAWA GATEWAY CITY預演未來生活 JR東日本跨界轉型

發布時間:2025/08/01 17:05:23
更新時間:2025/08/01 17:05:23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財訊雙週刊

 鐵道業者JR東日本公司,近年來也把生活服務視為經營主軸之一,因此善用高科技,把TAKANAWA GATEWAY CITY當做「為一百年後富足生活而設的實驗場」,逐步實現智慧城市。


TAKANAWA GATEWAY CITY預演未來生活 JR東日本跨界轉型
JR東日本跨界轉型 打造智慧新都(圖/財訊)

 台灣一年到日本觀光超過六百萬人次,對發行交通IC卡Suica和經營東京都山手線等的東日本旅客鐵路(JR東日本)並不陌生。事實上,隨環境的變遷,這家1987年誕生的日本最大鐵道公司,已經把鐵道和生活服務視為兩大經營主軸。《財訊》雙週刊報導,高輪GATEWAY站周邊的開發計畫,正為JR東日本的變革做了最好的詮釋。

高輪GATEWAY站在2020年啟用,是山手線49年來第一座新車站,而背後是一個日本最大規模的TAKANAWA(高輪)GATEWAY CITY開發計畫,總工程費6000億日圓,占地74000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達84萬5000平方公尺,今年3月開始部分啟用。

鐵道舊址 開展更新轉型

這塊地在2、3百年前曾經是進入東京的「玄關」,到150年前日本開通第一條鐵路時,這裡成為融合日本築城土木技術和西洋鐵道技術的場所。在JR東日本前身的日本國有鐵道公司時代,這個區域是臥鋪特急列車和東海道線的車輛基地,但隨這些列車需求減少,基地縮小,因此釋出多餘的土地。公司內部即開始思考:「我們可以用這塊地來做什麼?」城市開發計畫於是應運而生。

關於這個開發計畫的緣起,JR東日本行銷本部城市開發部門品川團隊經理出川智之指出,JR東日本集團近40年來一直以鐵路基礎設施為起點,提供相關服務,並且和當地社會共同成長。但近年來爆發疫情,加上高齡少子化、技術加速創新、生活形態和商業模式改變,「所以我們不只經營以鐵路為中心的移動服務,也積極推動生活解決方案,例如商業設施、飯店、零售業務,甚至電子商務等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業。」

在生活解決方案中,「城市開發」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而高輪GATEWAY CITY可說是先導專案,藉此因應周遭環境的變化,並解決社會課題。JR東日本擁有的重要資產,首先是車站,管轄區域內所有車站每天的總利用人數達到1608萬人,如此龐大的客流,也是重要的資產。

另外,Suica累計發行量已達1億1640萬張,規模幾乎是日本人手1張。該公司希望善用這些資產,建構一個生活平台,並且從「城市開發」出發,打造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案,因此推動了高輪GATEWAY CITY計畫。

這座城市除了車站之外,還有4棟大樓和1棟低樓層文化設施,今年3月THE LINKPILLAR 1的南北棟啟用,其餘大樓則預定明年春季全部完工,屆時將包括商業設施、飯店、辦公室、住宅等。

TAKANAWA GATEWAY CITY預演未來生活 JR東日本跨界轉型


Urban OS 串接數據大腦

高輪GATEWAY CITY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就是打造「為100年後富足生活而設的實驗場」,因此是一個持續進行各種創新實驗的智慧城市;而其中的關鍵技術是和KDDI公司合作名為「Urban OS」的作業系統。

這套系統會累積並整合來自各方的大量資料,包括JR東日本的列車運行資訊、Suica的使用資料(例如某位使用者在哪裡進站、哪裡出站、在車站內或是大樓內購買了哪些商品等)、搭乘電車人數、透過監視攝影機取得的資訊(例如穿著黑衣的40多歲男性正朝著某方向移動)、建築物內有多少人、活動場地和停車場的使用情況(例如進入多少輛車、是否擁擠)、氣象資訊等。

Urban OS整合這些資料後,會應用在機器人平台上,包括配送機器人、清掃機器人和警備機器人。例如系統偵測到某個區域非常擁擠,就會指示警備機器人加強巡邏,或是通知配送機器人避開人潮,並且重新規畫路徑。

這套系統也和官方App連動,App中導入的即時智慧助理系統,將能分析城市中哪些區域人潮擁擠、使用者正在搜尋哪些東西,並即時給出建議。例如,哪家餐廳現在有空位;如果使用者正在搜尋義大利麵,它會主動推薦好吃、現在又不必排隊的義大利麵餐廳。《財訊》雙週刊指出,未來一旦發生地震或火災等災害時,AI也可透過App和街區內的電子看板,引導使用者迅速避難,這些防災機能可望有助於強化整體城市的韌性。

這裡未來還會實現更多實用功能,例如高輪GATEWAY CITY其中有一棟是住宅,住戶用Suica在車站閘門嗶一下出站時,資訊就會傳到App中,同時家裡的浴缸開始放熱水、空調自動打開。Urban OS、Suica、App、加上機器人平台,將共同建構智慧城市的基礎,使得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三軸驅動 建構未來都市

出川指出,JR東日本在這裡特別要聚焦推動的有3個重點領域:環境、移動服務和健康照護。《財訊》雙週刊報導,環境方面,這裡重視創能、節能和能源管理,例如在地下設置相當於3層樓的日本最大蓄熱槽,也就是超大型的水池,總水量相當於八個五十公尺泳池,利用對環境負荷較低的夜間加熱或冷卻,白天再把冷熱水分送到各建築物,藉此提升供給效率。

這裡還罕見地導入多種再生能源技術。其中一項是氫能,在城市內進出的物流卡車全部採用氫能卡車,另外,自動駕駛移動工具也是以氫氣為電力來源,這座城市旁邊就設有一座加氫站。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當然也少不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建築物地下設有生質能設備,收集飯店和商業設施內的生廚餘,分解產生甲烷氣體後,再用於飯店熱水系統與鍋爐加熱。這是東日本地區首見的商業建築內建型生質能系統,全日本也只有兩處。

移動服務方面,這裡正在實驗自動駕駛移動工具和AI設計最佳路徑共乘計程車,主要應用於車站出發後的最後1哩路。計程車司機、卡車司機等職業人力大幅短缺,高輪GATEWAY CITY希望能誕生新技術,填補這些缺口。

至於健康照護則是透過Suica蒐集到移動和消費數據,開發健康管理服務,結合車站內的智慧健康站,可望提供飲食和運動建議。

高輪GATEWAY CITY涉及的領域廣泛,光是集團內部就有負責清掃、保全等30家企業參與,而這些企業背後又有合作廠商或供應商,因此估計整體參與企業達到上百家以上。

儘管一些商場、飯店等設施要九月後才開幕,這座城市已經愈來愈有人氣。例如大樓前有隨時隨地都能上下車的自動駕駛移動工具,木製的車子只能站3個人,行進速度非常慢,最高時速只有5公里。開發業者Gekidaniino合同公司創意設計師岡澤昴指出,刻意放慢速度,就是為了讓乘客好好欣賞四周美好的風景。它結合了慢速移動體驗、都市美學以及低碳能源,由於搭乘經驗感覺良好,假日常大排長龍。

全球聚焦 廣告效益驚人

出川透露,啟用前,每天進出車站的人數約2萬人,但現在已經增加到4萬人。而且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都對這裡的創新技術感興趣,幾乎每天都有採訪,截至6月底,估計廣告效益高達150億日圓。

預見100年的未來並非易事,但JR東日本決定不只是單純蓋大樓,而是努力構思如何讓這塊地創造出更高的價值,為居民帶來更優質的生活。未來在高輪GATEWAY CITY可望看到更多的創新,甚至為全世界帶來貢獻。…(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743期

延伸閱讀:

台新新光金控上路 三大挑戰在眼前!大股東直言:短期內不會有綜效

打造亞洲那斯達克 關鍵就在這2、3年!創新板待政策鬆綁、搶灘國際舞台

AWS台灣雲端高峰會 美國神秘軍工AI股首度來台曝光

石破內閣倒數中!日本民意轉向民生 「特拉斯式衝擊」成經濟最大警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