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解約潮苦主!5寶媽「昔因新青安上車」1情況批:要我們負責?
財經中心/徐詩詠報導
2023年底起,因應新青安政策推升房市交易熱度,讓多家銀行的房貸放款比重迅速逼近金融監理的「紅線」,貸款水位26%至28%的警戒值。為遏止信貸過熱與資產泡沫風險,2024年初,中央銀行祭出「限貸令」,提高自住以外購屋者的貸款成數門檻,並要求銀行強化放款審查與資金控管。但隨著時間過去,當年因新青安政策吸引,進一步購買預售屋和建商簽約的民眾,因銀行給出的貸款成數不足被配解約,進而形成預售屋解約潮。如今有一名5寶媽就是解約潮苦主之一,也現身說法點出現況。

根據《鏡週刊》報導,5寶媽小文在2023年8月新青安政策上路,當時她因政策利多而相當心動,加上周遭友人都在看房加深她信心,在2024年2月「上車」,和先生購入一間位於桃園蘆竹區30坪的預售屋,總價1188萬元。當時代銷向她口頭掛保證「貸款8成沒問題」。更進一步說,有新青安優惠貸款條件,即貸款成數8成、年限40年、利率1.775%、寬限期5年,條件非常誘人。


不料和建商合作的銀行在和小文對保後,還有1成約1百多萬元的資金缺口得補足,小文找建商討論延後交屋或公司貸的可能性,卻得到強硬回覆:「借妳錢,不如賣給下個人。」向外尋求貸款發現條件相當嚴苛,讓她大嘆:「為了搶貸款水位,只能任人宰割;我們只求能貸到8成,所以什麼條件都得接受。」最令她擔憂的,若在交屋大限到前,自己未能補足款項或順利貸滿,就會被建商以違約要求支付違約金或解約。一想到此情況就讓她相當氣憤,痛批:「高房價上車已不容易,哪來的錢補?銀行貸款水位不足造成的結果,也該由我們負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