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專法草案時薪245元 DEAT:恐流失1.45億筆訂單 工會:危言聳聽
財經中心/陳妍霖 宮仲毅 鄭國陽 台北報導
國內外送員估計有14萬人,勞動部昨天預告「外送專法草案」出爐,不僅規定每單獨立計酬,明年最低時薪不得低於245元。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提出警告,未經充分評估、倉促實施,恐造成1.45億筆訂單流失,導致5萬名外送員失業,今天外送工會出面反嗆,平台是危言聳聽。

無論晴天還是下雨天,外送員拼命跑單,能多賺一筆是一筆,為了保障權益,勞動部預告「外送專法草案」出爐。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司長王厚偉表示,「這個報酬確實是在我們訂定這個專法裡面,是重中之重,每一單都是獨立的計算,我們不採所謂的截長補短跟平均」。
外送專法草案明定,每單外送期間,換算時薪,為最低工資1.25倍,也就是時薪245元,明年上路,用來保障基本報酬,不過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擔心,立法未經周延評估、貿然推進,恐怕會導致台灣外送市場1.45億筆訂單、460億元產值流失,5萬名外送員失業。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發言人 蘇柏豪表示,「我覺得平台就是在危言聳聽,平台已經多次的在媒體上公開說,外送員的平均工資是一個小時270到290,那我們只是保障245這個數字,為什麼會造成他們的營運成本上漲呢?那如果你不對消費者調漲價格,那怎麼又會造成外送員失業呢」?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理事長 陳昱安也說,「我想要跑訂單,那平台可能透過演算法,或是透過等等空單的手段,導致司機接不到訂單的情況下,才會有這個245的保障,我們會希望可以調到,就是基本時薪的1.5倍,就是明年196再乘以1.5這樣子」。
外送工會原本爭取,時薪196元的1.5倍,也就是294元,雖然勞動部最後訂出245版本,差強人意,但比起現況至少有保障,只是消基會警告可能漲價。

消基會董事長鄧惟中示警說,「有可能是平台在不知不覺間,那將他們的這個為了達到法尊,所增加的成本轉嫁到其他三方,我們也會擔心,那包含就是平台說不定為了希望外送員能夠用更快的時間送達,以至於來降低他們需要付的酬勞,那去變更制度,造成更多的更高的一個交通風險」。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台灣外送市場擺脫不了壟斷疑慮。外送專法如果上路,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