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關稅最新進度!金融時報指「台灣投資4000億美元」 經貿辦回應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
台美關稅暫時性稅率20%,政府持續與美方磋商,爭取稅率調降、不疊加,國人也高度關注談判進度,不過,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引述知情人士說法,表示指出台灣可能承諾投資4,000億美元,作為換取關稅減免。對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回應,談判團隊持續透過視訊會議、書面文件交換等方式,以「台灣模式」和美方洽談供應鏈合作。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美方重視台灣科學園區經驗,近期擬公布相關合作方案之協議,有名美國官員透露,該協議草案投資金額「介於南韓與日本」;換言之,台灣可能將投資美國約4,000億美元,該承諾處於「規劃中」,且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650億美元,也將併入台灣協議投資總額一部分。
對此,經貿辦表示,談判團隊目前持續透過視訊會議、書面文件交換等方式,以「台灣模式」和美方洽談供應鏈合作,並且爭取調降對等關稅且不疊加原MFN(最惠國待遇)稅率,以及232條款多項關稅優惠。
另因232條款不只涉及半導體,還有其他項目,經貿辦指出,將持續爭取優惠待遇,同時也為我方赴美企業爭取更有利的投資環境與條件。而供應鏈合作部分,「台灣模式」與美日、美韓之間的投資模式並不相同,無法直接類比。
政院補充說明,「台灣模式」是企業基於國際佈局,自主規劃到美國投資,貼近客戶、增加競爭力,政府則提供金融的信保支持,也透過台美政府之間「G2G」(政府對政府)的合作形成產業聚落,並向美方爭取有利的投資環境和條件,協助產業在美國佈局。
最後,經貿辦強調,談判團隊持續以書面文件交換確認協商內容,與美方凝聚共識,盼盡早達成協議,展開台美下一階段的經貿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