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食品存放「4大迷思」曝光!專家示警「這1點」沒注意:恐讓細菌狂長

發布時間:2025/11/17 18:07:02
更新時間:2025/11/17 18:07:02
FaceBookcopyLinkLine

生活中心/李筱舲報導

隨著冷凍宅配與網購的興盛,越來越多人習慣在線上選購調理食品、生鮮肉品與甜點,再透過冷凍配送送到家,不僅省時,還能讓日常飲食增添更多選擇。然而,仍有不少民眾誤以為「冷凍食品可以永久保存」。事實上,冷凍食品並非萬能,即使在低溫條件下,若保存或解凍方式不當,不僅會影響食物品質,還可能引發食安問題


冷凍食品存放「4大迷思」曝光!專家示警「這1點」沒注意:恐讓細菌狂長
《食藥署》提醒民眾,冷凍食品並非萬能,若保存或解凍方式不當,恐會引發食安問題。(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翻攝自Pexels)


食藥署親揭「食物冷凍」4大迷思 「這點」沒注意恐讓細菌狂長
《食藥署》指出「冷凍不等於萬年不壞!」食品即使在零下18℃保存,仍會進行酵素反應與脂肪氧化,讓食物變質、營養流失。(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翻攝自Pexels)

《食藥署》指出,「冷凍不等於萬年不壞!」雖然冷凍能延緩微生物生長並延長食品保存期限,但並不代表食品可以無限期冷凍,即使在零下18℃的環境中,酵素反應與脂肪氧化仍會持續,使食品品質劣變、營養流失。然而,一般家用冷凍庫往往無法達到零下18℃,這也是食品包裝上必須清楚標示「有效日期」的原因。

食藥署親揭「食物冷凍」4大迷思 「這點」沒注意恐讓細菌狂長
《食藥署》整理出幾項民眾常見的食物冷凍保存錯誤習慣。(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翻攝自Pexels)

《食藥署》也替大家整理出幾項看似合理的保存習慣,其實是在慢慢累積食安風險的錯誤習慣:

1.忽略有效日期:習慣「先塞進冷凍庫再說」,導致誤食過期食品。

2.家用冷凍庫溫度不穩:開關頻繁或過度塞滿,易使溫度升高,加速變質。

3.拆封後未密封:與空氣接觸會產生凍燒,造成食品乾癟、口感變差。

4.囤貨過量:一次買太多卻無法在期限內食用,增加過期風險。

食藥署親揭「食物冷凍」4大迷思 「這點」沒注意恐讓細菌狂長
食藥署提醒民眾,細菌快速繁殖的「危險溫度帶」為7°C~60°C,在解凍或處理過程中需留意溫度控制。(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翻攝自Pexels)

食藥署也提醒民眾,食品在解凍或處理過程中若沒做好溫度控制,可能落入細菌快速繁殖的「危險溫度帶(7°C~60°C)」。也強調,食品一旦過期或變質,即使外觀看不出來,也可能潛藏病原菌或代謝出有毒的產物,即使加熱也不一定能完全破壞,可能增加食品中毒的風險,唯有養成良好的食物管理習慣,才能安心享用每一道冷凍佳餚。

延伸閱讀